第1章(1)(1 / 2)

野厨变当家 白暮霖 3554 字 2015-04-0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句顺口溜把苍阔的景色说得贴切,仔细瞧着绿波阵阵,一颗颗头颅若隐若现。

今天就选右边……

“乖乖!别出声,我会对你很温柔的。”

一道戴着有补丁的尖帽的身影小心的贴近母牛身侧,熟稔的拍打安抚,将小陶罐利落的往地上一摆,开始挤牛奶。

牛群早就被牧场主人集中挤过一次奶,所以没几下就出现挤不出奶的窘境,这人不死心,再换个角度,马上就惹得母牛躁动的喷气,甚至后脚踩踏着移动。

“好好,乖乖,不挤了,不挤了。”嘴巴这么安抚着,却仍不肯轻易放弃。

“又是你!这回被我逮到了吧!”从绿苇中跳出一个人,大声指控。

没想到还来不及把偷儿逮着,就迎上一记拐子,迅速被撂倒在地上。

等他起身,哪还瞧得见什么鬼影子?

“臭小子!你就别哪天被我逮着,要是落到我阿勒闾的手里,让你哭爹喊娘。”

谁理你啊!等哪天逮着再说。

呼!戴着尖帽的身影跑得气喘吁吁,幸好这破陶罐肚大口小,否则这阵折腾下来,牛奶大概也所剩无几了。

把陶罐放在斑驳的桌上,摘下帽子,赫然出现一张清秀小脸。哪是什么臭小子?活脱脱是个女娃嘛!

季娃走到墙角,拿出瓦瓮,小心翼翼的倒出碎麦,这些碎麦是她每次花了好几个时辰趴在收割完毕的旱田里,一颗颗如获至宝的捡起来的。

这些应该就足够了!

她把碎麦小心的去壳,接着用石臼磨成粉,然后和进牛奶,揉着等待发酵。

这是她娘教她的。

还记得那双被生活折腾得粗糙的掌心,牵着她的小手去碰触面团。

“感受着,这温热就是面团在呼吸,活着的最好证据。”

季娃喜欢烹煮食物,并不只是贪食,而是只有沉浸在这种氛围里,她才能安慰自己不是孤单、孑然一身的存活。

这种刚挤出来的牛奶其实有股腥味,但是只要加进碎麦,再混合盐花,就能慢慢的产生变化。

季娃在娘亲的教导下做过好几次,童年最美的记忆就是娘亲在大灶前忙碌,而她则在小灶旁玩耍……

“真讨厌!怎么眼睛模糊起来?”她用袖子胡乱抹去脸上思念的泪水,还等着把面团烘烤后,拿到娘的墓前。

今儿个可是娘的忌日!

她还特地向客栈的掌柜告假,虽然要苛扣两铜钱让她的心揪疼了一下,但是一年才这么一天。

对了!趁这会儿面团还在争喘时间,季娃拿出翻得破损、连书皮都磨出毛边的册子,这可是娘生前在桂花一品楼掌勺,辛苦记下的功夫诀。

虽然从小就拿着树枝在地上磨蹭,遵循着娘亲的教诲习字,可惜黄髻小童没有早慧,歪七扭八的与其说是文字,倒不如说像蚯蚓钻爬过的痕迹。

然而她没有灰心,还是按着娘留下来的册子学习,纵使不懂文字的意义,煮法却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毕竟这些可是小时候吵闹时,娘当成哄她睡觉的童谣,只要听着娘温润的嗓音念着,她再怎么躁动的情绪也可以变得平静,沉入梦乡中,一直到现在梦醒时分前,耳边仿佛还萦绕着娘亲的声音……迂回的勾出一朵朵泪花,湿了枕巾。

香薄脆饼是季娃利用捡拾回来的铁锅,将底朝上,揉出层次的面团顺着弧度放置,只要控制火候得宜,咬在嘴里就可以尝到层次分明的酥脆。

还记得娘在起锅前,趁着脆饼热烫,涂上一层蜜汁,那股滋味……可惜她没有足够的银两做蜜汁……她还记得小时候就等着娘歇灶,就可以尝到这类小点垫垫肚子。

提着竹篮,她爬上山丘,凸起的土堆前放着简陋的石板,看着石板上扭曲的“季氏”两字,随着年纪渐长,她也开始汗颜,期望着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