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那些入秋的喜怒哀乐(1 / 5)

剑来 烽火戏诸侯 8519 字 2018-10-19

不知不觉,由夏入秋。

陈平安经过这段时间的温养,以勤补拙,两件搁放本命物的气府,灵气饱满。

关于练拳和炼气一事,陈平安尽量不太过厚此薄彼,但是随着真正成为练气士,近期每天必须耗费最少四个时辰去呼吸吐纳,陈平安对于未来那个瓶颈的到来,就愈发清晰,总有一天,成为七境纯粹武夫,再跻身练气士中五境,就需要他再做出一次选择。

茅小冬有天玩笑道:“你在崔东山院子里修行的时候,也没见你心疼书院的灵气,为何当初在东华山之巅,半点灵气都不愿多占,是不是过于矫情了?”

陈平安答道:“大规矩守住之后,就可以讲一讲入乡随俗和人之常情了,崔东山,谢谢,林守一,在这座院子,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境界,汲取灵气,且书院默认为之鱼,百无聊赖的青衣小童便拣选捡起,吃了起来,好像滋味比平时更好一些?

正在擦拭竹楼阶梯的粉裙女童凑巧撞见这一幕,惊讶问道:“你已经穷到这份上了吗?该不会是将所有家底,都送给你的御江水神兄弟了吧?”

青衣小童已经心情好转不少,朝她翻了个白眼,“我又不傻,媳妇本都不知道留点?我可不想成为老崔这样的老光棍!年少不知钱珍贵,老来乖乖打光棍,这个道理,等到咱们老爷回家后,我也要说上一说的,省得他还是喜欢当那善财童子……”

砰然一声。

青衣小童整个人飞向崖外。

粉裙女童已经见怪不怪,并不担心他的安危。

一条青色长蛇蓦然现身,腾云驾雾,然后沿着峭壁攀岩而上,恢复青衣小童的模样,大摇大摆走向竹楼,“忠言逆耳啊,难怪自古忠臣良将难善终……”

又是砰然一声。

青衣小童再次倒飞出去。

他第二次返回山顶后,看到一位儒衫却光脚的老者站在竹楼二楼,青衣小童立即嚷嚷道:“老崔,这次我可什么都没有说了啊!”

又给打得坠入山崖。

粉裙女童已经在二楼擦拭栏杆,有些疑惑不解。

崔姓老人微笑道:“皮痒欠揍长记性。”

粉裙女童无法反驳,便不再为青衣小童求情了。

落魄山山路上,青衣小童骂骂咧咧一路飞奔上山。

————

中土神洲附近的那座海外孤岛上。

儒衫男子这天又拒绝了一位访客,让一位亚圣一脉的学宫大祭酒吃了闭门羹。

若是之前,儒衫男子哪怕不愿意“开门”,到底还是会露个面。这一次直接就见也不见了。

那位学宫大祭酒只得失望而去,内心深处,难免还有些惴惴。

不知为何这次那位读书人,如此不近人情。

儒衫男子一直站在当年赵繇居住的茅屋内,书山有路。

他站在其中一处,正在翻看一本随手抽出的儒家书籍,撰写这部书籍的儒家圣人,文脉已断,因为年纪轻轻,就毫无征兆地死于光阴长河之中,而弟子又未能够真正掌握文脉精髓,不过百年,文运香火就此断绝。

他放下书本,走出茅屋,来到山顶,继续远观沧海。

当年赵繇是怎么来的这里,是因为一缕残余魂魄的庇护。

不然连一位龙虎山外姓大天师和一位学宫大祭酒,都要先叩门才能进入,赵繇怎么可能随波逐流,就那么巧合地到达这里。

他收回视线,望向崖畔,当初赵繇就是在那里,想要一步跨出。

他当然无所谓。

只是当时有个双鬓霜白的中年儒士,在对自己使眼色。

他这才开口劝下了赵繇。

在赵繇离开海岛后,他与那个将赵繇送到这里的儒士,有过一次对话。

他问:“既然如此在意,为何不现身见他。”

那人答道:“赵繇年纪还小,见到我,他只会更加愧疚。有些心结,需要他自己去解开,走过更远的路,迟早会想通的。”

他问道:“那你齐静春就不怕赵繇至死,都不知道你的想法?赵繇资质不错,在中土神洲开宗立派不难。你将自身本命字剥离出那些文运气数,只以最纯粹的天地浩然气藏在木龙镇纸之中,等着赵繇心境枯木逢春犹再发的那一天,可你就不怕赵繇为别的文脉、甚至是道家作嫁衣裳?”

齐静春答道:“没关系,我这个学生能够活着就好。继不继承我的文脉,相较于赵繇能够一辈子安稳求学问道,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他感慨道:“齐静春,你可惜了。”

齐静春当时只是笑而不语。

此时此刻,这位曾经一剑劈开黄河洞天的中土读书人,觉得人生知己,又少一人。

宝瓶洲云霞山。

已经独自占据一峰府邸的蔡金简,今日在蒲团上独坐修道,睁眼后,起身走到视野开阔的观景台。

修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性情随之愈发冷清的蔡仙子,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泛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