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盘大棋(1 / 2)

第四十四章 一盘大棋

以前陆东源当吊丝的时候,经常听得最多的就是要学会十指弹琴,当初,他觉得这很合理,事情要会学会分轻重,但是当他第一份实习工作泡汤。他又发现,这不对!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弹钢琴用十个指头,弹的是一首美妙的旋律,但让你一口气同时弹十首曲子试试?人不是超人,弹出的只能是杂音。

当上皇帝后,陆东源终于理解了这个内涵,这话,不是对于普通职工来说的,是对领导来说的,而职工,只是手指,领导,才是弹琴的人。

要会分轻重!对于这个,陆东源自认做得可以,作为一个大脑,不用去做手指该做的事,该做的,就是学会指挥手指。

明朝灭亡的三大因素,灾民,这个陆东源已经早就做了,受限于财政,不可能消弭于无形,只能说把规模降到最低,目前,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这个地步了。

后金的入侵,保住毛文龙,加强毛文龙的实力,就能够牵制住后金的精力,让后金不能肆无忌惮的入侵。

还有,对付晋商是一举三得的事。首先,掐断了后金的粮食来源,冰河期有个问题,那就是越北的地方越寒冷,粮食不够吃。而后金为何史书上没出现灾荒?

因为,被这八大家把本该属于大明的粮食拿去救济后金,结果后金没事,大明反而有事了。所以说从古至今,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所以这些人该死!必须死!对于这个,陆东源没有一点心理压力。灭了这些见利忘义,数典忘祖的汉奸,对于陆东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个国家没了粮食,那国内就不会稳,陆东源可以预见,如果自己动手灭了这些汉奸,可能不用等到后年,就今年,后金就会大举入侵。

因为都是被没粮逼得,就食于敌,这个孙子兵法早就说过的,而在历史上,游牧民族遇到天灾人祸,首先想的,就是南下,通过劫掠而消除灾祸。

所以陆东源已经做好了大敌入侵的准备,而包括魏忠贤在内的人,还没有这个意识。打仗靠的是什么?只有靠钱!

如果说后金要入侵,陆东源求之不得!为何?一个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而发动的战争比众志成城发动的战争危险小,这个危险,不是说敌人不敢玩命。

而是说胜算大!为何这么说,因为这是场赌博,胜了什么都好,败了,可能原先就存在的内部矛盾更加突出,从而导致分崩离析。

大明的战略一直是被动的,但是这次,从战术层面来说,是被动的,但从战略上来说,大明却是主动的。

因为,陆东源比皇太极还渴望打这场仗!陆东源的思维里,还是和皇太极一样,是典型的强盗思维。

所谓的强盗思维,那就是靠武力来解决一切纷扰!这是现代通行的思维模式,内部有隐患,那就通过外部来解决,比如鹰酱,就是玩得最溜的。

国内经济不行,好,那我就发动战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资本家发财了,人民有活干了,大家又统一起来了,就是这么个逻辑。

管你傻大木有没生化武器,管你本拉灯到底炸没炸我楼,管你卡扎菲有没支持拉灯,因为你弱,没风险,所以我就要干你!哪怕用五百万的导弹炸价值十美元的帐篷。

这个就和凯恩斯说的把黄金埋在地上,发动人耗资一千万去挖价值十万的黄金一样,为的就是理顺关系,统一思维,发动内需,解决内部隐患。

而对于后金的入侵,对于陆东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干倒八大家,首先自己有钱了,有钱,就不怕打仗,士兵们就敢玩命。耗都可以多耗一下。

其次,打仗了,灾民们不是没有饭吃?哪好,全给我当兵去,说实话,把青壮送上战场,对于陆东源来说,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运气不好就当炮灰,被后金杀了,自己可以减少灾民。运气好,干死后金人,那更好,后金可是少数名族,什么叫少数民族,那就是死一个,少一个。

后金不是号称后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自己就满足他们,让他们的人变得越来越少,看你怎么狂?

而且这还有个好处!后金一直是对失地的汉人压榨很重,当大家都饿肚子的时候,后金会照顾一直当奴隶的汉人?

陆东源不是愤青,但他对于大清是有看法的,但不得不承认,大清对于民族关系这块玩得比明朝溜!疆域最大的,其实是清朝!

民族同化、溶解这块,大清是最牛逼的,这不得不承认!

蒙古人以前牛逼吧,结果遇到大清,结果猛虎变成了绵羊!大清立朝后,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游牧民族入侵,最多也就是反叛。

西藏以前可是从来不鸟明朝的,但在大清手里,变得要多老实就有多老实。要知道,从唐代始,吐蕃人可是一直不臣服的,明朝也只是都丝,没有官员进藏管理的。

扯远了,说这个,只是说清朝的洗脑比较厉害,就像现在许多人沉迷清朝鞭子戏一样,但在清朝,包括后金,汉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