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误会(1 / 2)

元德抬起眼睛,在贤妃脸上看了看。

贤妃屏气凝神,她自然是不怕的,她可从来没有干过这档子事。

元德没有再纠结于这件事,他谦逊地低下了头:“儿臣相信娘娘不会这么做的。夜色已经深了,娘娘也就请回去吧。”

贤妃咬了咬嘴唇,转身朝着屋外走了两步,之后有折了回来:“这女子委实诡计多端,不若就交给方义安查探一番。他毕竟也算得是殿下的舅舅,是可信的。”

元德眉头一抖。

贤妃紧紧地看着他:“如今四下无人,你我母子之间对话,没有必要那么拘泥于礼数。”她不便提醒对方自己是他的生母,但是提出舅舅这点,也已经再次提醒了自己的身份。

元德神色不变,“儿臣明白了。”

贤妃见元德没有驳斥舅舅这个说法,顿时笑了起来:“那本宫回去了。”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譬如给洛阳的家人写信,该如何好好的打扮方岚清,元德平日的喜好有些什么,以及如何安抚独孤家,让他们别添乱……种种事情,可是十分重要呢!

元德站在那房中看着贤妃匆匆而去的背影,抿紧了嘴唇。

田园徐:“殿下不告诉娘娘,您已经查办了方义安?”

元德轻轻说:“没什么好说的。”

田园徐望着贤妃离去的方向:“娘娘有些怕殿下呢!”

元德收回目光:“她不是怕我,她是于心有愧。等她知道我查办了她的弟弟,就会完全变一个模样。这件事还没完。”

田园徐听到这里,回首看向元德,他行了一礼:“那么殿下今日提起独孤钰到底是为何,就是为了试探贤妃娘娘吗?”

元德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了窗边,微微半眯眼睛:“我在裕安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自称独孤钰的女子。当日我抓住了一个俘虏,不到一日,就被她劫走了。”

田园徐疑惑地侧目。

元德接着说:“之后我收编了裕安守卫跟方家军。在收编裕安镇守军时,裕安的驻守将领余九年告诉了我一件事情。”

田园徐奇道:“哦?什么事情?竟然使得殿下匆匆回京。”

元德的目光缓缓下落,顷刻之间落到了房屋外院子中生长的杂草上。

一丛一丛清脆的杂草之下,已经有了细小的昆虫,他们细细鸣叫着。

这像极了在裕安的那天,他见到余九年的时候,万籁俱静,也只有这细小的昆虫在鸣叫。

余九年跪着,什么都不说。

“倒是个硬骨头,不过是问那个白衣女子的行踪,什么都不说。”元德等到厌烦了:“拖下去斩了吧!”

盛学安制止了他:“殿下,此人的恩师与老朽是多年好友,教导出来的学生,也不是什么坏人,且由老身前去劝一劝他。”

盛学安走到了余九年的身边:“好贤侄,你有什么话就对殿下说了吧,殿下不过是问了你那女子是个什么来路,你为何不说呢?”

余九年叹了一口气道:“大人,下官已经答应了那女子,不能够说出她的行踪的。”

元德听在耳朵里,觉得有些好笑:“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感情是最没有必要的东西,受控于感情,你会被牵绊很多的。便如今日,我要斩你的头一般。”

一句话才说完,却看见余九年面上的神色一怔。

元德疑惑地皱起眉头:“怎么了?”

余九年低头看看地面,接着很坦然地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殿下所说的这句话,那个女子也说过。”

元德微怔一下,接着他起身,走了两步,抽过身边人的佩剑,用剑提起余九年的下巴,迫使对方看着他的眼睛:“那么,她还说过什么?”

余九年咬牙:“微臣不能说。”

元德说:“我是武朝太子,当今储君。如此一个身份成迷,行踪成谜的女人,自称是我的未婚妻,不仅突然出现在裕安,还跟我说过同样的话。怎么想都觉得其中一定有问题,如果她是刺客想要刺杀我怎么办?如果她是间谍,通过此事想要谋求更大的阴谋又如何是好?余九年,你能够承担着之后的结果吗?”

余九年咬牙,他低头:“殿下,微臣觉得这个女子,并不会是敌国的人。其实当日,微臣不打算出兵,是这个女子劝说之后,微臣才动手的。”

元德居高零下地看着他:“你为什么不打算出兵?”

“当时微臣认为,方大人是殿下的亲舅舅,且贤妃无比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哥哥,若是殿下动手,那岂不是与贤妃之间隔阂更深。那若是微臣动手,岂不是得罪了殿下。”

元德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你为何动手了?”

“因为那个女子。那女子对微臣道——”

说着,余九年抬起头,学着当日独孤钰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不了解太子。他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也能干常人干不了的事情。”

此言一出,整个帐篷之中,万籁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