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赈灾的难题(1 / 2)

第129章 赈灾的难题

中州城因为连续下暴雨,发了洪灾。

新上任的官员开仓放粮赈灾,但是官仓里的存粮并不是很多,粮食一度告急。记得官府找中州城的商会商量,看他们能否捐献一点物资出来。

发洪灾的事,商会的各个老板都有所耳闻,罕见的暴雨会影响到粮食吃紧,官府来找他们要粮。

说实话,商人都是看利益的,他们不是很乐意放粮。

没有利益的事情,就算给他们奖励什么最佳商人奖他们也不会动心。

对此,官府的人头很大。

“段大人,这么拖下去不行,百姓会饿死的。”新上任的封知县陪着他的顶头上司段知府巡视完灾民的状况,发觉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恶劣。

许多老人和小孩身体弱,这场洪灾让他们生了病。

天灾之时,最贵的就是粮食和药材。官府就算是有心也无力,在发现洪灾的第一时间,段知府已经给京城递了折子。

会有钦差带着粮食来的,段知府相信皇上不会不顾百姓的死活,问题是,这群老弱病孺可能坚持不了那么久。

“不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段知府急着嘴里都长泡了。

封知县真没有什么办法,他要有招早就去做了,也不至于等到现在束手无策。

“段大人!又有十座房屋塌了,捕头衙役人手不够,没法把人全部救出来!”有人匆匆跑来禀告这个事情。

段大人急着在衙门里转圈圈:“你们去问驿站,钦差大人还有几天到?”

他刚接任没多久,就出来了这种事。政绩就不说了,他只希望将死伤人数降低到最低。

“报!永荣侯府的太夫人来了!”

段大人和封知县互相看了一眼,对啊,他们怎么忘记了中州城还有一座永荣侯府呢!永荣侯人在京城,可是永荣侯府里还住着太夫人呢。

“快请!”段大人说完,又觉得对永荣侯太夫人不够尊重,他走了出去,“我亲自去迎接。”

永荣侯府的太夫人身份尊贵,但说到底只是一个妇道人家。以前老侯爷在的时候,她就在后院里照顾老侯爷的饮食起居,别的她都不用操心。

如今温予继承了侯爷的爵位,她只需要享受生活就好。

中州城涌现了许多从乡下郊区来的难民,此事她原来是不知道的。管家也不敢拿这种事来烦她,只是没想到,赵家小姐来做客说漏嘴了。

太夫人是个软心肠,听了这种事哪里坐得住,她也不晓得能帮上什么忙,就来看看。

段知府和封知县将太夫人接进府衙后,不等下人泡来一壶茶,太夫人就说:“客套话我 就不跟你们说了,现在是什么情况,我能做点什么?”

段大人惭愧道:“说来惭愧,下官刚上任就发生了这种事,还惊动了太夫人您。”

“这是天灾又不是人祸,段大人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清楚,别太自责。”太夫人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咱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安抚民心,但是这个暴雨下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咱们都不知道。”

段大人面露难色,说的是啊,老天爷这场脾气什么时候能消。

“太夫人,现在难民越来越多,粮食和药材都急缺。下官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段大人就算办案有一手,他也不能凭空变戏法变出吃的来啊。

太夫人吩咐管家:“去,回去找几个仆人将咱们侯府的储备粮都搬来府衙。”

事出紧急,管家也顾不得许多,连伞都没撑就跑回去了。

段知府和封知县非常地吃惊,他们原以为太夫人会发善心捐献一点粮食,没想到太夫人这么善良将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太夫人,将侯府的所有粮食都拿出来了,您吃什么呀?”段知府不能忽视这个问题,赈灾是要紧事,但太夫人的安危也是要紧事。

他虽不在京城为官,但他知道他的前任是怎么被罢官的。

太夫人冷着眉峰:“百姓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还能把我饿死不成?”

封知县听了太夫人这话,顿时觉得,难怪皇上会如此宠信永荣侯,有这样的太夫人,想必永荣侯也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对比商贾的冷漠,封知县感慨道:“若是其他人也能像太夫人一般慷慨解囊,或许百姓能扛过去。”

太夫人听他话里有话,不解地问:“还有什么事?县令你莫要隐瞒,我能帮忙的地方绝对不会推辞。”

知县就把商会的各个老板不肯放粮,还趁机哄抬物价,将大米药材这种必需品炒到了天价。

太夫人听了此话,心中气愤难平:“都说商人轻情意,这话一点都不假。不仅轻情意,连最基本的良心都没有了。这还没跟别的国家打仗呢,要真打起来,这群人是想发国难财啊。”

“谁说不是呢,但下官和段大人确实是刚来到此地不久,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威慑力,他们不听我们的……”封知县也不是没有跟商会的人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