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动乱(1 / 2)

大汉争霸 龙骧校尉 3401 字 2017-05-10

新出现的这批曹军的领军将领是朱灵,朱灵也能算的一名果敢的将军,不过在汉末这个群雄辈出的时代,他较其他人比较起来是相对平庸的,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朱灵是于禁的部下,这次征讨张鲁,调动的关中军,中原各部的军队在防备荆州关羽和江东孙权。

尤其是孙权,最近比较活跃,张辽为压制其气焰先后三次进攻濡须口,虽然没大胜但总算抵挡住了江东军的进取的势头。

因中原各部这次无法调动,曹操用的都是西凉之战后就奉命屯田的关西军和关中军,于禁依旧奉命屯田,他是屯田部队的最高长官,轻易调动不得,但是曹操还是把他麾下的一些将领征用了,朱灵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张颌出兵,庞统有些不放心,虽然他的赫赫战功摆在那里,因为跟诸葛亮交往了比较久的时间,庞统也受到了一些他的影响,诸葛亮做事喜欢防范于未然。庞统觉得张颌出兵,让朱灵带部与三十里跟进,如果张颌胜了固然好,一旦张颌那里出现什么变故也好救援一下。

曹操虽然认为多此一举,不过这是庞统第一次献策,而且执行也没什么损失,曹操就允诺了。于是朱灵带领三千士卒在张颌后方跟进,防备突发情况。

张颌的败报传到武都的时候,曹操简直不敢相信,短暂的惊愕过后,曹操就把目光转向了庞统,那深邃的目光中包含着深意,曹操问道:“仲达,你是不是早就预料到张颌兵败?”曹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早就听闻卧龙凤雏有鬼神莫测之能,可以未卜先知,昔日只是领教过,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tADX

庞统心中一阵苦笑,他只是碰巧好不好,不过是遵循着“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句话而已,不过此时他也知道,不论如何与曹操解释,恐怕他都不会相信。不过曹操说过领教过卧龙凤雏神鬼莫测之能,未卜先知这其中的缘由庞统还是清楚的。

昔日赤壁之战周瑜逼着孔明造之十万之箭,孔明算到三日后有大雾,于是接下周瑜军令,与三日后在雾中向曹操‘借’了十万之箭。周瑜知道这借箭之法后当众感叹:“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他。“不过周瑜对孔明也起了杀心,认为此人将来必定成为东吴大害。

鲁肃对孔明也极其拜服,当着孔明和众位将军军师的面前道:“孔明真乃天人也!“

当曹操知道这件事情后,除了懊恼,更多的是惋惜,曹操惋惜这等贤才为何不投到自己帐下。懊恼,惋惜这两点外,曹操同时也起了警惕之心,孔明“草船借箭“之所以能成功,除了知道三日后起大雾外,更重要的是算准了人心,他知道自己天生多疑,肯定不会雾中让水师出击,对这种把握住自己心里,算准了弱点的人,曹操向来都有警惕之心。

“既然这次张颌将军都战败了,要不然仲达亲自领兵出战窦茂如何?“曹操询问道。

庞统即便倒是有些跃跃欲试,每个男人从小就有将军梦,庞统也不例外,从小他做梦的时候就梦见过自己率领大军在沙场征战的情景,那是何等畅快?在刘备军营中的时候他只是出谋划策,因为刘备不缺能领兵征战的将军,关张马黄都可以称得上是万人敌。

庞统对曹操抱拳道:“定不辜负丞相期望。“

(科普一下真实的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

草船借箭,历史上却有其实,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不过有两个版本的。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个跟草船借箭没什么关系,但是下面这个就有了。

在《魏略》中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