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向汉中发难(1 / 2)

大汉争霸 龙骧校尉 3310 字 2017-05-10

时年二月,曹操大军正式从长安出发,属于被拐卖状态的庞统半死不活的跟着曹操的大军一起出发,曹操为了方便司马懿留在身边,于是就加封其为丞相东曹属,作为曹操的贴身文官。

可能曹操出于考校的目的吧!在行军的马车上曹操叫庞统同行,庞统上车之后就见曹操笑问道:“此次入汉中,有路三条,不知道仲达如何觉得我们应该从那条路进军?”

因为庞统是从汉中来到长安的,所以对于其中的路线还是比较清楚的,他还真知道。与其说是三条,不如说是四条入汉中的道路。

其一,子午谷道;其二,谠骆谷道;其三,褒斜谷道,其四,陈仓故道。

但是这其中的子午谷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就连汉中本地人也甚少人知道,庞统如果不是因为知道后世大名鼎鼎“子午谷奇谋”想必也不会找到这条道路,所以曹操不知道,他只知道后面三条客商常走的道路。

谠骆谷道与褒斜谷道都是属于艰难难走的道路,可是好处于这两条路上都没有险关,所以一旦曹操这两条路其一进军,张鲁无险可守。但这两条道路需要翻过崇山峻岭,如若行军必然兵疲马乏,曹操认为兵马疲惫甚于攻取难关。

陈仓故道固然比较遥远,但是此地平坦,便于大军行动,不过陈仓故道有汉中一道号称天险的‘阳平关’。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利于攻,退可以守。

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而《隋书》地理志则对古阳平关的军事战略地位描述得更为详尽:“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而,古阳平关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才有了人们“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感叹。

庞统看见曹军军营里大型的攻城器械,想必曹操必然想要攻取这汉中第一险关,不会走其他道路,想必就算是庞统献出子午谷恐怕曹操也不会采纳,尤其那里地形更为险要,如果一旦被敌人发现恐怕进去多少兵马就死多少,曹操固然也出奇兵,不过那要需要有六七成把握才肯出兵,而且目前兵力优势,曹操也不需要出奇制胜。

“想必丞相必然走陈仓古道,然后直取阳平关。”庞统笑道。

“仲达不亏是聪明之人,一语就道破我的心思。”曹操也是同样笑道。

……

曹军进军的消息自然也传到汉中张鲁的耳中了,张鲁听完之后大为害怕,曹操谁人不知,现在可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东汉十三州,除了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其余基本都在曹操手里。张鲁坐拥的汉中不过是昔日益州的一部分,他有何能力与曹操抗衡呀?

于是张鲁就和臣下商议着投降,昔日刘琮帅荆州人马向曹操投降,现在不依旧活的好好的,虽然曹操荆州已经不在掌控之中,可是曹操也没有失言,让刘琮在许昌依旧担任他的荆州刺史,提领荆州九郡。

反正刘备是称荆州是朝廷敕封给他的,还是孙权请的旨,不过曹操确实敕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刘备是不是担任荆州牧这还有待争议。反正在刘备是声称有献帝的圣旨,加上宣传工作做的好,倒是也没有人怀疑他的正统地位。

张鲁想要投降,他的军师杨松也赞成,倒是有一人却极力反对,此人就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张卫也向张鲁道:“哥哥,你想一想,刘琮投降曹操后确实没死,可是也被曹操放到许昌,跟天子一样成为笼中之鸟,如果我们如此,那有何意思呀!倒是不如为这一方诸侯来的痛快,曹操固然率军十万前来取我汉中,以臣弟只见曹操能不能拿下汉中还两说呢!”

张鲁顿时奇怪的问道:“曹操率领十万余众气势汹汹而来,我们该如何与曹操抗衡呀?”

张卫的性格与张鲁不同,张鲁性格谈不上懦弱但也偏文士一些,而其弟张卫就与他不同,张卫更勇武些,而且张卫也不甘于受到别人的驱使,自己当的主人那是何等畅快?为何要受人驱使。

“大哥勿要惊慌,据我所知曹操这次进军是往陈仓方向去的,看样子曹操是想顺着陈仓古道进军,而后逼近阳平关,曹操如此进军,我们只要守住阳平关与曹操僵持住,时间一久曹操不得不撤军。

“道理如此,可是毕竟曹操麾下的士卒可都是百战精锐呀!大哥怕你不是曹操的对手。”张鲁担忧道。

“大哥,曹操士卒脑袋是肉长的,我们也是,我汉中男儿何惧他曹操,大哥只需要给我一万精兵,臣弟必然能保证阳平关不失。”

自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