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监军(1 / 2)

随着一个个噩耗的传来,赵泽整个哭成了一个泪人,他刚哭完这个,又哭那个,一时之间不知道哭那个好了。这真是听者动容,闻着落泪啊!不知情的每个人无不痛恨死那些乱兵叛军。

在借他们的刀解决了这些人之后,赵泽在平虏卫的阻力就全无了,可以说是说一不二,整个平虏卫可以完全按照他预想地一样来改造了。他先是毫不客气的把清算出来的军田全部分给那些军户,由于那些军户穷困潦倒并没有耕牛和生产的农具,赵泽为了避免他们被高利贷者盘剥,还以极低的利息借钱给他们让他们去买自己的生产资料,每一个军户无不为赵泽感恩戴德。平虏卫在自己的手中开始第一次有军户主动加入。

赵泽在长城里的地盘已经不小了,有平虏卫,建功堡,马龙山。但是随着自己根据地的扩大,赵泽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就是自己在建功堡如乌托邦似的模式,开始越来越难以模仿。尤其是建功堡已经开始露出了一个好大的弊端来。

由于每家都分到了上百亩的田地,再加上各家各户在军中砍的首级赚的银子,各家各户已经奔向了小康,日子好了之后,这些人开始变了懒惰起来,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勤奋了,开始出现了旷工和不出工的情况。

所以有赵泽决定再次好好的设定一下自己的福利政策,他将加入军籍分到的田地改为男子每人十亩,女子和小孩每人五亩,这点贫瘠之地,可以勉强让他们果腹不被饿死,如果再想日子过得好,就等勤奋的到自己的工厂上来干活。这段时间里,赵泽的铁器厂和纺织厂全部都进入了正规,他的分号都已经开始开到了西安,保定、京师这些地方,不过赵泽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绝对不能向蒙古走私铁器医药之类的战略物资。

鉴于自己现在的财力有限,并且不多的银子要投入到自己的工商业中,赵泽对于扩军秉持着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原则,每月暂时只定额招收三百人。而姜星阑他们这些人全部不在了,剩下的也是一些翻不起波澜的小鱼小虾,所以赵泽当然不让的将平虏卫所有的士兵,都重新编排,重现训练。

去了京师领教了厂卫这些特务机构的能耐之后,赵泽觉得自己也需要建立一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务组织,他把这个任务毫不犹豫的给了赵志才,让他在原来的特务组织上扩大,暂时将这个特务组织命令为潜龙。

这天赵泽亲自在校场上训练士兵,却有驿马来报,朝廷监军明日就到达平虏,让赵泽明日带领平虏大小官员出城十里相迎,只不过这驿马连监军姓甚名谁也都没搞清。

明朝监军由太监担任,太监在明朝已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皇家奴仆了,他们而是充分的参与到帝国的管理中,不仅军中有太监监军,扼要之处朝廷还会派镇守太监来监督地方,太监曾经也会被放出来收矿税,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矿监,在东林党人眼中认为这是与民夺利,不敢把这气撒在皇帝的身上,自然撒在了这些矿监的身上,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明朝为了解决财政,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而笔杆子偏偏却在这些文人的手中。

赵泽对着监军早有心理准备,崇祯本来就多疑,任由自己这块化外之地放任不管是不可能,派来一个监军,也在合情之中。只祈祷来一个酒囊饭袋之货,活着见钱眼开之徒,要是来一个海瑞那种死脑筋的,那就够自己喝几壶了,毕竟自己不能见光的事情多了去了。

监军那是皇帝的人,赵泽自然不敢怠慢,第二天,天未亮就带着平虏的大小官员出城十里去迎接了。

秋高气爽,隔着老远就看到了远方有一行人抬着一定青色小轿,抬着几十口大箱子缓缓而来。

底下一个小官员忍不住气轻声的说道:“这中官来头还不小呢?你们看光带来的行李都装了几十口箱子。这是就任,不是搬家啊!”

底下另一个小官搭上腔说道:“可不是吗?只可惜是个太监,若是个有把的,我看着这架势,他这次保准姬妾还要带好几车呢?”

这话一说完,底下人一群大哄动,赵泽冷冷的瞪了一下这个美分寸的家伙,厉色的警告道:“监军大人不可造次。”

这家伙遭了赵泽的这顿训斥,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秧了下来。赵泽倒是心中暗喜,就凭他这架势,若是贪财享乐之徒打死他都不相信,只要他爱财就行了,那里有银子摆不平的事。

“赵泽摔平虏大小官员恭迎监军大人。”

见轿子到了自己面前,赵泽恭敬的率领着大小官员拜见这位监军大人。

“赵大人不必多礼,是咱家?”

这声音赵泽听的怪熟悉,他死死的盯着轿子中,到底是那位生鲜。须臾轿子轻轻放下,轿前帷幔开的那一刻,赵泽乐了,竟然是李钰这个活宝。这泽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他。是李钰的话,赵泽也就高枕无忧了,他这幅神气,那还不是自己的一碟下碗菜。

赵泽乐呵呵的说道:“那还真巧了,怎么会是公公您啊!”

李钰用他的娘娘腔道:“此事说来话长,原本预定的人并不是咱家,只不过我干爹认为我久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