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君臣对(二)(1 / 2)

“哼!你知道岳飞是怎么死的吗?”赵泽话刚说完,崇祯的脸就已经是铁青的了,他冷冷的对赵泽说道。

“回禀陛下,村夫俚人皆以为是秦桧陷害所致,其实不然。一乃岳飞天天高喊北伐迎回二圣,若北伐成功二圣回归,宋高宗赵构他自己将如何处一。二南宋当时势力以不如金,国策上和议胜过主战,而岳飞又是主战派阻扰和议,二者相使尔。”

崇祯依旧是面色如铁,冷冷一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南宋中兴四将之军,说是家军,实乃军阀。南宋草创,多依赖这些家军,而南宋甫定,为天下计,这些家军只能灭亡。”

说完后他又紧紧盯着赵泽,冷冷的轻哼一声道:“你是想学岳飞吗?”

赵泽终于知道这个玩笑开大了,崇祯怀疑他是为了个人割据势力,在大一统王朝里面,任何地方割据势力,都是中央王朝不许不存在的,明朝亦然。崇祯是想用岳飞之死来警告他。

面对崇祯的警告,赵泽并不以为然,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他永远不愿意看到华夏剃发易服的那一幕,但是如果按照正常的模式发展话,现在自己人轻官微,还能胡搞乱来,但是自己一旦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各种各样的势力就可以顶上你了,你在自己的地盘中并不能像现在一样自由发挥。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自己是很难在剩下的九年里,一边对付着农民军,一边对付着建奴,拯救整个华夏。

所以赵泽也豁出了,他平静的对着崇祯说道:“虽然家军实乃军阀,但是在南宋草创之时,的确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今朝廷不仅县州府省,然还有各守备道,各分巡道,各兵备道相互掣肘,造成军令难行,而又统兵之人与带人之人相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严重影响战力。这也都是我屡战屡败的原因啊!而如若我之辖地由我一人自专,则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今陛下以岳飞来警臣,若臣真能帮陛下中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惟愿陛下也能赐臣武穆之谥。“

在赵泽表完忠心之后,崇祯微微舒了一口气,现在的大明朝他自己都怀疑是气数已尽,已经千疮百孔了,能抓到任何的救命稻草他都不会轻易的放弃,何况还有一个能干之人,能干不费自己一两银子就能够给自己建设一支强硬的军队。这种好事情,崇祯自然要好好的惦念下。

崇祯面对的问题是答应了赵泽的条件之后,如果稍有不慎,赵泽就会变成一个国中之国,变成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唐朝藩镇之乱,让每个统治者都是触目惊心。好在赵泽是布衣出身,他就像一张白纸,干干净净,无任何的背景,势力,孤零零一个人,这样的人是最好控制的。所以崇祯思索了一会儿后。

他平静的说道:“朕可以答应你所取之地借归你,并辖地自专的条件,但是我会派出中官来监军,一旦您有何不法事情,朕定严惩不贷。至于赐你一市舶司之事,等你攒了一万颗建虏首级的时候,那就会是朕给你的奖赏。”

“谢陛下隆恩,赵泽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面对赵泽高兴的样子,崇祯满意的笑了笑。

“功有过,罪有罚,爱卿此次建立大捷,我该给你好好的奖赏一番,此次为了褒奖有功之人,鼓舞士气,我封你为一卫指挥如何。”

崇祯话还未说完,杨嗣昌急忙说道:“陛下,此时万万不能,连升三级以为超迁,臣认为理当墨守成规,升其三级,陛下若觉得这还不够的话,可以另外多赐他财物。如果他从卑微之身,一日之间成一卫指挥,这样的话,会让诸军以为陛下不公,徒生怨恨啊!。”

崇祯冷冷一笑道:“这天下皆是我的,我想给谁升官,难道还要看别人脸色吗?赵爱卿屡建奇功,如果连一个卫指挥都当不上,那才是朕赏罚不公,那才真正会让天下诸军徒生怨恨。”

“去,把现在各卫缺任的名册速速与我拿来。”王承恩得到吩咐,立刻火急火燎的在后排的书架上找了起来。

大明在洪武年间就有五百多个卫,而天下之大,天南海北的,这是要将我分到哪个卫去啊!那么自己的现在攒下的家底可怎么办?赵泽一听急了,可又不能直接对崇祯说出自己心中的小六九,他突他连忙大声的说道:“陛下,微臣现在萱堂尚在,妹妹年幼,家中只有我一男子,臣只愿在大同。”

崇祯简单思索了一下,呵呵说道:“孝乃大义,朕听爱卿所言,龙心甚悦。无妨,若大同无空缺,朕随便从大同诸卫中调一卫指挥到他处就行了。”

“多谢陛下隆恩。”

tK63

这时王承恩,手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写的都是各衙门官员空缺,他指着其中一行,递到崇祯面前高兴的说道:“启禀陛下,好喜事,这大同中的平虏卫职位空缺已有两年之久,一直由指挥通知宣兴腾代领,而今宣兴腾在七八的金兵入塞时,弃城逃跑时,全家都被建奴所杀,可让赵大人任平虏指挥。”

崇祯从王承恩手中接过那本厚厚的册子,简单的看了一眼后满意的说道:“那就这样定,赵泽朕现在就封你为平虏卫指挥使,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