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文家兄弟的故事(一)(1 / 2)

当然他知道文昌招呼他过来的意思,自然是一起搜索这两具尸体,看有否值钱的东西,在生产力不高的时代,物资匮乏,搜索敌军尸体,这是无论农耕民族还有游牧民族必有的习惯。

文昌首先吸引自己的是那厮手中的弓箭,那把弓箭满身漆着黑漆,在黑漆之上,还描画着精美的花纹,文昌把他先在手试试了,确定是张好弓,然后毫不犹豫的扔给了他的弟弟文卓,文卓接过这把弓在手里把玩了一下,整个嘴都要笑的裂歪了。

文昌又把这马贼的佩刀从刀鞘里拔了出来,边看边不停的点头,看得出这刀也是好货色,就毫不犹豫的将这把刀和刀鞘一起挎到了自己的腰间,文昌又在这厮怀里摸了摸,却只发现了两块冰冷的干粮大饼,和一个装水的皮囊,再也没有什么发现的了。

马贼怎么会只有这点东西,怎么可能,肯定是银两和值钱的东西,都被他藏在身上其他的地方了,文昌毫不客气的将这厮身上的衣服一一撕开,却也是一无所获,当被他最后的一件单衣撕开时,文昌表情无比的惊讶和痛苦,竟然蹲坐在了地上。

正在把玩那张精美的弓的文卓,也发现了这个突然的变动,疑惑的喊道:“哥,你干嘛呢?”

文昌用他微微颤颤的手指头指着这个马贼的后背,惊讶的说道:“你看……”

文卓凑上脑袋瞅了一眼,吓得差点把自己的下巴给吊了下来,一双眼睛里满是恐惧和怨愤。

马贼的后背上正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纹刺在他的皮肤上。

“走……赶紧去看看你杀的的那个背上是否也有。”

文昌拉着文卓,两人上马就像文卓之前射杀的那个马贼那里跑去,到了马贼那里,两人惊慌的马贼翻了一个身,撕开他背后的衣服,又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赫然出现另一个马贼的背上。

“真的是他们……”

********************

见到了两个马贼身后的莲花,文氏兄弟的脑海突然间又回到了 十几年前……sRIq

那一天并不像今天这样的寒冷,那是一个穿暖花开的季节,那时文昌才十六岁,文卓十四,因为父亲去世得早,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还好,文昌文卓打小就体格健硕,长得像石墩一样的结实,年纪虽小,却和成年男子一起做些粗活却也丝毫的不含糊,在两兄弟的勤劳下,日子虽苦,但是也能平平安安的渡过。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改善家庭生活的渴望下,文昌和文卓两兄弟也开始了第一次做买卖。在一个族内的伯伯带领下和一群同村的后生,前往蒙古贩卖铁锅和铁器。

可别瞧了这铁锅,全过程的生产技术比打造刀剑还是困难,蒙古人能够打造刀剑和铠甲,那是因为他们在有生铁的前提之下才会加工,而铁锅则不然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非常困难的铸造工艺,虽然我国在春秋时就开始出现了铁器,但是一直到了东汉,魏晋烹制工具还是以青铜制品和铜制品为主,最典型的就是鼎和釜。至于现在大为流行的棒子石锅饭,石锅鱼,石锅看起来逼格高,这并非是棒子的工匠精神是多么优秀,其实是他们文明落后的表现,无法批量的造出铁锅,只有退而取其次,发明石锅这些笨拙的烹制工具,不仅棒子,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文明都使用石锅。

一天,文昌文卓如往常一样跟着族内伯伯出门卖铁锅。他们走了老远才看到远方驻扎着好几幢蒙古包,心想这下有生意了,人多他们肯定需要这些生活必须品,而且草原上到处都是饿狼猛兽,铁器不仅可以生产还可以防身。

文昌虽才十六,但是一直自己是老大哥,但也确实这样做得,对长辈和弟弟都很照顾。

“宗伯,你们先这边等等,我去探探那边情况,现在这边事态也挺乱的。”文昌便自己孤身背了几把刀具和铁锅上前了。

文昌来到就近的一个蒙古包,找了一个看上去还挺面善的大叔问了一声:”大叔,您好,请问您这边需要铁锅等生活用具吗?我这边可是精致刀具。\"

\"走走走,不需要。”大叔一边说一边把手示意赶紧离开。

”您可以先看看的,质量真的很好的,纯铁制造!“文昌一边说一边掏出包里的刀具给大叔瞧瞧,眼神往蒙古包里头瞅了一眼。

“不要不要,快走快走!”大叔的眼神中迫切中又含有点善意。

文昌好像感觉到了点什么,看到蒙古包里面的情况也有点不像一般的商旅部队,便准备起身离开。

“外面是什么吵闹?”帐篷里面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朝外头吼了声。

“没事没事,草原上的一个也毛头小子路过。”看门的大叔立马应声答道。

文昌此时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对劲,立马要转身离开。”大叔,那我再去别处转转,打扰了。“

“快走,快走!”大叔又是示意让赶紧离开,只是这次头偏向蒙古包里头,看里头有没有什么动静。

“等等!”又是刚刚那个声音。“外头那小子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