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艰难的出村(1 / 2)

还没走到墙角,就听到一个壮汉的声音喊道:“你们快点好不好,怎么跟婆娘一样,我都等半天了,再磨蹭我上午看到的那只几只麂子就就跑了”

张勇老远没勇气的说道:“好你个杜铁牛,你怕你娘跟见到阎王一样的,每次出来玩,你娘要你磨豆腐,都是谁在外面偷偷等你跑出来。”

杜大娘,那个泼辣是人尽皆知,虽然铁牛长得就跟他名字一样,如铁牛一般,却了他娘却也比小羊羔还温顺。

赵泽和张忠二人听到这话,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铁牛却不好意思绯红着脸,边推着张勇边说:“我那哪是怕我娘,我那是孝顺我娘。“

“对啊!怕老婆的人,也是说尊敬他老婆“”

张勇像是故意刺激他一样说道。

铁牛平时最恨大家嘲笑他怕他娘,本想借坡下驴,却又被他又揭一次老底,不觉怒火中烧,一拳头照着张勇面门就来。

张勇也不是省油的灯,比猴子还激灵,早飞快的跑得远远的啦!

赵泽和张忠一看形势不对,立马拉住铁牛。

张勇却在远处嘻嘻哈哈的说道:“泽哥知道你娘的那碗鸡汤吗?全拜他所赐,所以他怕你娘骂,不敢去你家,“

“你胡说,分明是我试箭误射的”

“我看就是你故意的!“说完张勇就已经跑得老远了

铁牛再次火来,就要追着去揍他。赵泽和张忠连忙劝住,一顿好言好语催他赶紧带路,去找他看见的麂子,

铁牛不解恨的拿着打猎的钢叉和弓箭,在前面带路。张勇也带着他额猎叉和弓箭跟了出来。一路对铁牛嬉皮笑脸的!

四人还未到村口,正遇到胡大爷和朱大伯在聊天,胡大爷见四人这身装束出来,知道是要去猎,惶恐万分。连忙凑到四人身边。

“哎!我说你们四个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呢!”边说边跺脚,拿出烟斗不停的往走在铁牛的头上磕。

“我跟你们说了多少次,最近那伙流寇贼人,一直在我们附近闹,已经被抢,被烧了多少个村寨了,人家现在也并没走完,还有不少流兵散勇在外面转悠呢?”

张勇抢口说道:“大爷,我们这村里可不比应州和县城那天地方,山沟里面,穷乡僻壤,谁知道了,穷的当当响,知道了,人家也不愿意来。“

老人气急败坏狠狠地一烟斗砸下来,打得张勇眼冒金星,蹲在地上哇哇大叫。

朱大伯赶紧过来劝解道:“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忘记了,村南头那刘家的媳妇吗?前些日子,不就会趟娘家,路上就被贼人劫去,现在还生死未知呢?想必是早已经被糟蹋了。

说到糟蹋两个字,他的声音放得特别的低,在明朝封建社会里,女人的贞洁比生命还重要,一旦女人失去贞洁,那么比宣判她死刑,性质还要严重。

说完之后,胡大伯就唉声叹气起来。

老人听后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双手不停在他们面前比划着说道:“你们几个小畜生是不怕天高地厚,人家只是来抢钱,抢粮食吗?姑娘媳妇人家不要吗?”

然后对他们每个人指指点点的说道:“你们一个个人高马大,人家不要吗?人家抢的东西不要人背,人抗,不裹挟你们去给他们在前头冲锋陷阵送死,糊涂啊!”

赵泽见老人越说越激动,气的差点一口气喘不过来,连忙给他锤背拍胸,慢慢的那口气才顺过来。

老人边喘着气,边抓着赵泽的手慈祥的说道:“泽哥儿,这几个就你最大,也就你读过书,明白些道理,你怎么也能跟着他们瞎闹呢”

赵泽忙扶老人找块石头坐了下来,慢慢的说道:”胡大爷,你看本来今年大旱,地里收成就不好,又加上这流贼闹得大家都不敢出门,眼睁睁的看着远处的庄稼都烂到田地里,各家各户也就近村的田地里收了几斗旱后的粮食。这冬天就要来了,趁着大学还没封山,我们几个进山打几个猎物,有何不妥的呢?我带着他们保证小心点,贼人不一定能够碰见,纵使碰见了,凭他三儿几个,在山里长大的自然也能甩开贼人,总比这村里等着饿死强吧!

老人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眼下流寇大部队已经散去,剩下的都是些流兵散勇而已,这几个孩子身手也不凡,从小在山里长大,想必也是能够应付,总比在村里坐以待毙饿死强“

眼见老人脸上怒气散了,颜色好些,那三人立马瞧瞧的向村外走去,张忠还不停的对赵泽打颜色,示意他赶紧脱身走人。

谁知这一小动作被老人眼角扫到了,抽起他的拐杖对着张忠的屁股就是一下,打得张忠喊来喊去。

老人恨犹不平的骂道:“你这兔崽子,对我玩这些小玩意,老头子七十多了走得路,比你过的桥还要多。你当我那二十年在外面白跑了”又厉声说道:“你们三个给我听好了,都听泽哥儿的,谁要是不听,小心我扒了他的皮。”

确实,胡大爷过的桥不仅比他几个多,他比村里任何人都多,赵泽一直对这个迷一样的神秘老人一直很赶兴趣。据说胡大爷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