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炮平射(2 / 2)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3187 字 2020-02-19

………

“主子,大将军有令。”戈什哈找到了遏必隆的将旗,高声喊道“宣大将军军令,先登土墙者,升两级,赏白银百两、布五匹、田二十亩!先登天津城者,升三级,抬旗正黄旗,赐贝勒出身,赏庄子一处,白银万两,赐世职。凡畏缩不前者,无论身居何职,一律处斩。”

遏必隆眯着眼睛听完,见周围将领各个摩拳擦掌,颇有想得世职的念头。自从先帝变更官制之后,要得世职必要有军功,已经不像在老汗手里那么容易拿了,现在即便是最低的“半个前程”都不好拿。

“既然大家都有受功之愿,还要加把劲,把这天津城打下来!”遏必隆大声喊道。

众人虽然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城防,但两黄旗横行关内关外以来,还没有攻不下的城池,故而士气不衰,纷纷高呼进军号令,即便是用人命都要填平这些壕沟。

明军多年的不堪一击同样导致了满洲兵的战斗力下降,以及对自身认识的错误。按照老酋奴儿哈赤的说法,金国之所以能够战胜辽东诸夷部,是因为金国会“筑城”、“守城”、“攻城”。

若说筑城,实际上金国时代的“首都”甚至都比不上江南大一些的府县,至于守城则是因为辽东夷部连铁器都没有,更别提攻城器械了。即便到了黄台吉时代,阿敏守永平,结果仍旧被反攻的明军击溃,连一天都没守到被弃城而走。这也给了黄台吉口实,将这位堂兄囚禁至死。

满清的攻城更加泛善可陈。辽东、辽西所有打下来的城堡无非两个办法一是挖壕沟围困,等城中的人饿死了,自然就打下来了。二是内奸献城。尤其是第二条,几乎是奴儿哈赤攻城拔寨的不二法门。

实际上满清从僭越国号以来,还从未真正以优势兵力攻下过一座大城。在原历史时空中,只要守将指挥得当,城内军民一心据守,就是个小小的江阴城都能守住八十一天。

这些不够辉煌的历史已经被遏必隆这样的新生代所忘记,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大获全胜。

另一方面,明军虽然以城池堡垒战术横行一时,但真正将这套战术推上顶峰的还是徐梁的新军。

从村寨改造到反弧形型城墙,充沛的劳动力大量开采石灰矿,以煅烧水泥为新型的黏合剂和填充剂,大大增加了工程进度和防御强度。虽然数十万劳工的规模被某些人比喻为秦皇修长城、隋炀开运河,但实打实的效果、刚性的需求,让徐梁甘愿被说成暴君也不会缩减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