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老友相见(2 / 3)

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5330 字 2020-02-19

听从兵部的调令。前者自然是徐梁的直属部队,比如新军各师。而后者则是大明改制后的部队,大多数都是些之前的杂鱼。

“传令之后,总参谋部准备开拔,命沧州做好准备,建立沧州府行辕,”徐梁有些恼火道“你们先行一步,我等后方有些眉目再做行动。”

李岩和秦良玉领了命令离开。

朱慈烺听闻后方不稳,孙可望联合地方方队实力,要在南方搞事情,气的直接昏过去。

他对于南方的担心甚至超过北方,自古南北出现划江而治的事情太容易了,万一前方打的火热,江南划江而治了,岂不是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成了白费?

虽然朱慈烺将皇位让给徐梁多少有些委屈,但若是让那些乱臣贼子,打着明皇室的旗子,再乱搞一次,自己还有活着的皇族,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陛下,外面有自称李定国的使者,请求进谏。”

“传。”

徐梁见到了李定国的使者,谁知道见到的却是个穿着靑袍的道人,“陛下,我们又见面了。”

“你快别做道士了,朕赐你一官半职。”

“不,陛下,道士下山,那是拯救黎明百姓,我们跟那些秃驴不一样,我回头还是要回山上侍奉老君的。”道爷很严肃认真的说道。

“哎,国事不安,打扰道长清修了。”徐梁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陛下,何出此言,在青山里是修行,在这红尘滚滚之中也是修行啊。”说着道长转入正谈中道“陛下,李定国将军的意思是朝廷正是用兵之时,莫要浪费军力。”

道士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

徐梁接过书信,李定国在里面保证说道“他不相信孙可望会这个时候会祸乱时局,所以他准备亲入大营,劝住孙可望。”

“李定国将军这番话,让人难以认同,此时朕不仅仅不能信孙可望,便是他李定国将军,朕都不敢信,朕是皇帝,不能拿江山赌博。”

“陛下。”道长不急不躁道“孙可望此人,小道也曾见过。此人能在张献忠之后,控制昔日伪西兵马,肯定是有些本事。”

“有本事的人谋反才恐怖。”

“陛下所言甚是。”道长又道“有本事的人,大西又都是能征善战的兵马,若是真有反意,如何早一日不出兵,晚一日不出兵,非要在大明如此关键的时局出征呢?要知道谁都看得出来,李化鲸将军的精锐,目的就是攻略川蜀。他们莫非要等着陛下训练好队伍去打吗?”

“因为他要等一个时机,眼下天津卫大战在即,他们的时机到了。”

道长面带疑惑,这让徐梁怀疑,眼前这位昔日旧友,根本不知道天津卫战事。

虽然天津卫的战事并未保密,但是南边儿来的人不知道也是无可厚非的。

“陛下,即便是北方战事急切,也不是孙可望谋反的大好时机。”

“何出此言?”

“孙可望将军虽然为大西诸军之首,但是诸军纤细横生,他根本整合不出足够的力量。”

徐梁沉吟道“现在川蜀的的情况如何?”

“早就乱成了一团乱麻。”道长说道。

如果真的如同道长所说,那么孙可望自己的基本盘都不稳,他作乱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是不是他想转移内部矛盾,借机掌控全局呢?”徐梁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所以朝廷更不必着急用兵。”道长胸有成竹道“孙可望根本带不出川蜀多少部队。他一个人孤掌难鸣。”

“李定国将军之类,真的如此忠义吗?”徐梁问道。

“不谈其他人,李定国将军为人忠义,即便是老夫也是钦佩的。当年作乱,只是没有活路,如今陛下贤明,李定国将军定然不会作乱。”道长道。

徐梁迟疑道“即便是如此,也难以肯定吧,毕竟李定国将军的声望比不过孙可望。”

“陛下对于大西旧部怕是不够了解,李定国将军的威望甚于孙可望甚矣。”道长言之凿凿。

“军国之事绝不可这般妄断。”徐梁并不喜欢这些智谋之士给的答案,因为他不控,而且风险太高。

“李定国将军掌控着全军粮秣。”道长又道。

“哦。”徐梁这下明白了,命根子在李定国手里攥着呢。

“孙可望这事儿吧,最麻烦的不是怎么消灭他。”徐梁亲自给道长斟了一杯茶,又自顾喝了一口说道“后续太麻烦了,他让川蜀的事情提前引发了,朕对此事甚是不悦。”

这种流寇,太过于危险,一旦处理不好,这些人撤回川蜀,会成为一个个小的李自成,一个个小的张献忠,解决起来更加麻烦。

“所以陛下更需谨慎用兵,若是将其打散,这些人如同麻雀一般,散落各处,将是大明天大的麻烦。”

“我倒是觉得,如果不打他们,他们遍地开花,反而更麻烦,如今张献忠没有了,这群人面和心不和,一旦出川,肯定不会抱团。”徐梁毫不掩饰的说道“可惜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