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成果验证(3 / 3)

,就是甲乙丙丁之类的人,都不怎么被看重。

在国内评职称的时候,有的大学或者研究所,压根就不算论文的第二第三作者。

至于说,有些大项目,一署名,就写好几百人的名字,名字上耗费的字数,比论文正文的字还多。

既然有写好几百人名字的论文,那为什么不给蒙茂和殷玉莲署名。

原因很简单,因为楚浩这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实在是太少了,跟其他诺奖级项目,动则二三十个研究人员不同,一共就他们师徒三个。

如果让蒙茂和殷玉莲署名的话,那么毫无意外,楚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作者,那接下来就改写蒙茂和殷玉莲的名字。

那也就意味着,蒙茂和殷玉莲就变成了石墨烯分解项目的第二第三作者了。

这显然跟蒙茂和殷玉莲两个人的贡献不匹配的,又或者说,这个第二第三作者能把他俩给撑死了,甚至会给他俩带来不必要的害处,怀璧其罪就是这么个意思。

他们俩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荣誉。

至于说石墨烯分解项目汇报表可以写他俩的名字,是因为汇报表上的工作量是可以量化的,能够注明蒙茂和殷玉莲对项目的贡献。

此时,蒙茂和殷玉莲的脸上已经笑开了花,他们到是的确没想过,石墨烯论文上能有他俩的名字,毕竟这可是未来要评诺奖的项目,以他俩的小身板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荣誉。

能有百分之一二的工作量,他们就已经满足了。

本来他俩只是有隐形的好处,什么亲手将石墨烯做出来,这些都是隐形的而已,真计较起来,没人会做石墨烯里面有他俩的贡献,但一旦楚浩把汇报表上报上去,那么他们对石墨烯项目的贡献,那就是实打实的了,无可置疑的。

这时,他俩不由的庆幸,两人当初没有什么顾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成为了楚浩的学生,要不然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有他们。

可以说这种机遇,对于普通研究生来说,不是万年一遇吧,但是基本上也差不多。

不是谁都能正好碰到导师研究出诺奖级的项目,而且这位导师还没有任何的助手,以及高年级的学生。

要不然,就凭着他俩看看论文,撕了会胶带,看几次原子力显微镜,就想分到百分之一二的工作量,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