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倍健拍卖全国经销权获利超亿元的事情,在各大报纸的拼命宣传下算是响彻全国了。
在这个全民致富的年代,在这个许多人以财富明星为偶像的时代,苏宁倍健显然成了无数下海创业者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激励着无数的人下海参与这场“致富大冒险”。
苏振邦在记者招待会之后再一次出现在各大报端,现在的他已经成了无数创业者们的财富偶像。虽然无数的人都在羡慕惊叹着苏宁倍健的创富行动,但是却有两个人感觉像是吃了苍蝇屎一样感觉到不舒服。
毫无疑问,今年的春节过不好的人里面恐怕又要多了两个人——宗庆候和怀汉忻。
自从苏宁倍健在报纸上宣布将要拍卖经销权开始,两人就不由自主地盯上了这家新兴的保健品公司。在苏宁倍健拍卖会大获成功,仅仅是通过拍卖经销权就已经获利过亿的消息传开之后,宗庆候和怀汉忻都不由地震惊了。
要知道娃哈哈和太阳神这一年的销售额还没过千万呢,这还怎么和人家比啊。
于是,宗庆候和怀汉忻都不约而同地在春节前紧急召开公司的中高层会议,商量如何对付来势汹汹的苏宁倍健。虽然,两家公司也有人向两位老总提出,是不是可以效仿苏宁倍健进行自家公司的经销权的拍卖,但是最后都被两位给否决了。
苏辰雨自然没工夫管这位的烦恼,甚至连脑白金和倍健壹号的火爆销售情况都没时间去管,他和魏清平忙的都快脚后跟不沾地了。
忙着干什么?自然忙着数钱了啊。
在外人看来,远东贸易公司只不过一家普通的贸易公司罢了,但是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这几年到底从事的是什么行业。远东贸易公司从建立之初,除了进行普通的贸易之外,还被苏辰雨赋予了一个重要的职能——资本操作。
在90年代以前的国内,资本市场还是一片懵懂,没有股票,没有期货,当然更没有一些其他的金融衍生品。
一直到1990年,上沪证券交易所和浦东开发作为上沪腾飞的战略两翼正式成立,从这个时候起,国内真正的资本市场才算正大光明地摆上台面。
不过在90年代之前,也不是没有机构在搞证券这玩意,当时光是上沪就有三家证券机构——申银、海通和万國。
这其中搞得最好的要算是万國了,这个万國证券将在日后造就了“证券教父”管锦升。万国创办之后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就是不被人重视,但是日后却被证明是金蛋蛋的国库券。
国库券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其实说白了,国库券就是一种金融风险最小的借款凭据,你拿着这玩意可以从国家拿到比银行利息要高的回报。所以,这玩意在后世大家手里闲钱多了之后,就变成了许多老年人和不愿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人士的首选,毕竟他的利息还是要比银行要高的。
我们国家最早在1950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在1958年被迫暂停了,一直到1981年才重新开始发行。
不过国库券这玩意因为流通性不好,所以在80年代很是不受老百姓欢迎。于是国内的不少地方政府以党性为号召,要求所有党员和公务员必须购买,有的地方政府和工厂甚至直接以工资的形式摊派发放国库券。
苏辰雨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苏振邦在晨光机械厂之时,曾经就响应政府的号召购买了不少国库券,甚至连晨光机械厂也派发了不少国库券。
在苏辰雨重生之时,家里还有好多的国库券呢。
到后来,国库券很自然地形成了地下流通,于是很多人以五成六成的价格收购国库券,而由于地域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价格差异,从而就形成了“黑市”。
万國和管锦升就是靠着这些不被人重视的国库券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当然其中还有其他的很多人,其中有一个比较有名叫杨淮鼎。
1988年4月,中央决定相继开放上沪等七个城市的国库券转让业务。随后,在1989年上沪决定对1988年的国库券上市流通。
国库券市场已经成了一个疯狂的资本市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鼹鼠们”在疯狂地搬运着倒卖来的财富。
前世这其中的最大的“国库券鼹鼠”非上述两位莫属,但是这一世又加入了一只“鼹鼠”——苏辰雨和他的远东贸易公司。
苏辰雨早在1986年重生之后不久,就在谋划着这件事,随后他以远东贸易为大牌子派苏振邦的老部下魏清平去全国各地收购国库券。特别是在股灾之后,苏辰雨手上有了资本之后,于是他让魏清平更加疯狂地收购国库券。
从1987年开始到1989年初,苏辰雨的远东贸易暗中倒卖了2亿多的国库券,从其中进行了大量地套利。
当苏辰雨从魏清平那里拿到这些财务报告时,他不禁有些难以置信,最后只是说了一句:疯狂的资本盛宴。
不过,显然这场最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