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回到家中(1 / 2)

风流校园 树之影 2716 字 2014-08-06

第十七章:回到家中

不多时,车内再次响起了推销的广告,列车服务员不断地拿着牙膏呀,水呀,方便面呀,零食呀走过来推销,一下子就看到那高高翘起的价格。没钱的根本买不起。

但是,车内还是有很多人买了。或许,对他们来说,那一点钱根本不值得一提。对于有个好一点升价的人,就像是施舍给乞丐一样,十来块钱,给自己买一份好的东西,完全不是一回事。

无聊中,余夕想起了自己的事情,突然在回家的途中,

顿有感悟。

随着周边空气渐渐安静下来,自己思绪慢慢冷静下来,看到的自己便像显微镜下的自己,一丝不挂,所有的细节都无处可逃,身体轮廓生活的轮廓所有所有的轮廓都像方头刚头钢笔划过的线条如此僵硬迟钝,看起来让自己如此不安焦虑。

按说在我这个年纪和所处悠哉的环境,处事的反应和方式应该水到渠成才合理。而我却不是这样,却像小孩子那般,总是在犯二,总是深陷在自己思想的漩涡中,听不到周边的声音。当少了旁人的提醒打敲,生活节奏便像少了牵引线的风筝,胡乱的飞胡乱的撞。我很不想成为风筝,少了牵引线就乱了。

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所以我乐于沉睡,不想醒来,哪怕旁边多喧嚣,像一头不懂担当的猪,吃饱就在躲在角落里面睡,管它外面发生什么,反正到头来都得死。我很不想成为一头睡到某一天突然被拉出去宰了的猪。

以前我一直不信温水的青蛙最后会被烫死,我觉得青蛙又不是傻逼,怎么可能会在里面等死。经过大学这几年的滚烫,我他妈信了,我感觉再这样下去我就是那傻逼青蛙。我很不想成为那傻逼青蛙。

无论情况如何糟糕,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放弃的是自己。突然发现我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唯一能做得就是努力让自己醒来,寻找合适的方式让自己清醒,哪怕天天拿着显微镜活着。

但愿若干年之后,再拿显微镜看自己的时候,看到的线条不再是钢笔的线条,而是毛笔的线条,自然、柔软,连笔是顺畅的水到渠成的。

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多了,直面自己的时候便多了。在我们无法理解自己之前,不要去谈理解他人。如同不会所有人就都会理解你接受你,所有的一切都会是妄言,最为本真的,是与自己对话时无法与人分享的点滴。我很庆幸我依然有着这份勇气。其实在内心的深处,早早就渴望着离开,清理掉许多本不应该的附加,用来接受那些真实识别那些虚假,用来克制内心当中蠢蠢欲动的欲望,用来改正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和隐忍,也让自己之后的道路走得更坚定和不负我心,而今我开始加做这样的尝试。

觉得时间迅疾,它不由你的控制,不会因为你的记录或主观力量就会有半点迟疑,它自有章法,而自己能做的是在心中主观将它拉长或缩短。

看到以前的自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好似在汪洋之中的一叶小舟,不起眼,没有力量,顺流而下,无法遇到适合停泊的港口。我用了三年时间不断往外掏,却逐渐忽略了自我的充实和填满,最为重要的告别或是暗示,来源于自己的身体,正是因为曾经的横冲直撞,才带来今天依旧不知缘由的身体警告,它或许会在警示自己要更多的关心自己。看到以前的自己是一个爱幻想的人,好像无尽的天空中断了线的风筝,没有牵引,胡乱的飞,找不到自由的方向。看不清过去,抓不住未来。

一个人,逐渐安静,该做的事情依然要做,而曾经执念的种种,都会努力放下,手中把握的事情只能有为数不多的几件,之后丢弃到曾经的虚妄,才能抓住本应该珍惜的所得;生活要开始越发的寂静和有质量,要去勇于放弃和担当,那些应该消失的人,都已经消失,那些要来的人,即将到来。我要做的,是不断汲取,是停下脚步,是留出空间,为自己,同样也为他人

曾看到一句话:生命的功课,即使起初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有必要即刻开始。实践一旦进行,错误和方式就会自动调整和归位。心已笃定,那饮下这杯叫做“重新开始”的酒吧,一个人,拉长时间,扩大空间,没有亏欠,不懂索取,不知畏惧,不懂退缩。希望某一天我可以真正做到完全交付自己,如同江如大海落叶归根,没有亏欠不会索取,不知畏惧不懂退缩。

飘,飘浮不定,离开这里,来到那里,归处在何方。人,人来人往,转身擦肩,擦肩转身,面具下乐否?

空,空气潮湿,无风无曦,死气沉沉,晴天在何方?

回,回家的路,漫无飘飘,前途归去,家又在何方?

不知不觉,大一的美好时光就过去了一半,虽然是挺轻松的,但好像没有了高中时看书过日子的那种充实感,一时就觉得很不舒服。可日子还是这样过来了,渐渐的领悟到,并非只是通过看书写作业才能感觉到充实,做其他有意义的事,生活也同样能过的很精彩。比如参加协会,交到新朋友,还有老乡会,当然还包括适当的时候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