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中文是学术研讨会。我希望能够和各位专家就学术的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除了一些在外语方面有些欠缺的专家以外,在场的专家都是学界的大牛。而中国学界的大牛们没有人是不跟踪西方的研究成果的。所以当沈一一把lecture和seminar这二个单词一说出口,马上就震住了一大批专家,包括翁校长和谭院长亦然。
翁院士看了看谭院长。二人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所以语言对于二人完全没有问题,甚至这二个词对于二人还有某种特殊的记忆。翁院士对谭院长说:“小谭,看来这沈一一真有点意思啊。”
谭院长点了点头。他其实心想沈一一这句话就算是不讲,那一定最后这个专题讲座也是会变成seminar的形式的。因为在座的专家一定会特别关注沈一一的演讲内容,一旦发现她有任何的疏漏,在座的专家是不会对她客气的,随便会对她发起责难。今天的这堂讲座,其实可谓是沈一一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一旦她答辩通过,那么在座的每一个大牛都期待着能够把她给收入麾下,成为自己的传业弟子呢。
沈一一和在场的众位约定好了今天讲座的形式以后,就以一句唠家常的方式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事情还要从我的一个课外实验谈起。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手工制造一款简易飞行器,随时能够随身携带,但在需要时又能顺利把我带上蓝天呢?”
“也许有人直观的反应就是,这不可能。因为在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的一百多年后,我们的飞机从来没有过能够随身携带的纪录。因此经验主义者会说,此路不通。”
“可是,我们的科学发现不正是从一个个前人认为的不可能处发生的转拆吗?历史经验主义者犯的一个巨大的错误是,他们忽视了现在人类材料科学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让人们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了。”
沈一一夹带了一些私货,首先要塑造自己是一个勇于创新又懂得创新的人才。要让自己成为人人争抢的抢手货,那她自己就要开始包装自己。果然,有不少的专家已经被她的这番言论所打动。他们仿佛回忆起了自己在初出茅庐的时候,似乎也是像沈一一同学这样,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热情,时刻以探索未知和发现新知为己任。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也许是科研路上工作之中的挫折让自己早已出去了当初的那份锐气了。现在看到沈一一这样一个年轻的同学,正好又让大家回忆起了自己的当年,心里不由对于沈一一同学多了几分好感。
……
“非常凑巧的是,正当我为了自己的这个创造目标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件东西,也就是动力伞早已在西方的运动界得到了运用。而这种装备恰巧具备了我希望达到的功能。于是,我就决定了研究动力伞。”
“大家关注的那二篇论文里的那些公式,其实就诞生了我为动力伞的设计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正当我为了让我的伞的起飞速度更低,操纵稳定性更好而尝试找到一些计算工具的过程中,我发现现有的公式精度不够,离散化计算的代价又太高。找到一个既有足够精度同时又有尽量简单的形式的计算公式很自然地就成了我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