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倒霉的北宫羽(1 / 2)

大唐遗案 北冰鱼 2612 字 2017-03-20

贞观三年,初春。

桃符未旧,彩灯缤纷。

旧的一年刚刚过去,长安城的百姓一身新衣,走出家门,笑逐颜开的和自家的邻里朋友打着招呼。

喜滋滋的模样,一团的和气,不知真相的人望去,定会觉得贞观朝是一个安定祥和的年代。

有道是,天地两分,气分两极。

浊气,和气。sRIq

浊气即是死气,气不通,凝固一团,压抑灰暗。

和气却是活气,气理通,活跃四射,朝气蓬勃。

老子道阴阳两极,化天地万物于心,自然是身形豁达,不滞于外物,飘忽九万里之上,扶摇天地之间。

而就在此时,朝堂之上。

自诩为老子后代的皇家李氏,英明神武的大唐帝君,李世民陛下,却是满心的愤怒,全然没有自己祖宗的豁达。

帝王,喜怒不表与色,此乃心术也!

看着大殿之下,高冠博带的大臣,引经据典的一通弹劾,李世民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冷眼旁观。

“启奏陛下,臣附议,李大人方才所讲正是微臣所想,正所谓三皇治世,五帝分伦,皇朝延续,朝代更迭,前隋无道,上皇顺天应命,始有大唐,如今陛下临朝,勤政爱民,边河宁定,黎黍安康,盛世风华正可窥探其一,此全赖天子威灵,而今,陛下岂可因一庶子而枉费国政。

呜呼哀哉,臣闻监察御史北宫羽自任职一来,骄横跋扈,故作非为,时常旷堂,不尊王化,更有甚者,整日留恋烟花之地,全无朝臣稳重之态,吾等颜面皆被此子败坏丧失,此乃其罪之一!

然则陛下仁慈,念其未及加冠,常常宽宥一二,可此子却是甚不成人,在巡视河北道之际,不尊教化,竟公然向地方官索要歌姬,独霸刺史府,干涉地方内政,搅扰民生,以致河北道诸民哀鸿遍野,遍体鳞伤,此乃其罪之二!

使者,代天牧民,监察枉法之事,可是,这监察御史北宫羽却置皇命与枉然,不思尽忠报国,回报皇恩,竟,私自逗留洛阳,贪慕虚荣,挖掘洛神宝藏,臣听闻,因此事,已有一十三人葬送性命,此全赖北宫御史之私欲啊陛下!

臣俯慰顿首,恳请陛下,明礼法,正纲常,严惩北宫御史,以正天理!”

一副满面通红,刚正不阿的重臣模样,痛心疾首的连指北宫羽数桩大罪,满脸悲愤的跪在御案之下,恳求李二陛下。

李二高卧九重天,双目无情,淡然的撇过脚下的臣子,心中自然有了计较。

此人正是太子舍人周全,翰林院三品编修,算是个有文化的人,若不然也不可能引经据典的痛数北宫羽三大罪。

只是,他为人古板,乃是太子李承乾的急先锋,李二对他的评价却是庸俗之人。

不可不用,不可重用。

用人之术,也是皇家心术之一。

嗯!

这周全虽然言之凿凿,却也不无道理,这些事情,李世民比任何人更加清楚,有些事情还是他自己做的,只不过是北宫羽背了黑锅而已。

“看来……太子并不想赶尽杀绝啊!”

李世民扫过一旁周全口中的李大仁,有了一丝明悟。

李大仁是前隋时期的老人,隋炀帝昏庸无道,不重人才,当时只是一个大兴令,后来是国子监李纲的举荐下,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只是,这些老臣是亲近蜀王李恪的!这些事情李世民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些前朝遗臣不受当朝新贵的重视,自然而然的就抱成了一团,而蜀王李恪的生母正是杨妃,前隋炀帝的女儿。

如今,这个李大仁的话就是代表了蜀王李恪,相比李大仁,周全的弹劾算是客气的了。

不要看他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大堆北宫羽坏话,却不见得非要置人于死地。

这话,要看怎么说,什么时间说。

杀人的刀从来都是藏在黑暗处。

李世民看着这两家都出来了,情不自禁的把目光放到了魏王李泰的阵营里,若说洛阳一行,谁的损失最大?

那自然是李泰!

自己手下的黑衣团被杀的一干二净,自己多年在洛阳城的布局,也顺带着被李二一网打尽,全部连根拔起。

唯一庆幸的一个幸存者,苏颖,现如今也是下落不明,不知去处。

索性,李二最后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在了金吾卫右街使宋赞的头上。

李泰至今不明白,他引以为傲的布局,为什么会轻而易举的被皇帝掌握在手中。

不过,这一切随着宋赞的死而不了了之了。

可是……

他李泰是什么人?

是皇子!

是魏王!

是大唐皇帝李二的嫡子!

他的生母可是长孙皇后!

只有有母后一日,自己就不会有危险!

这个道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

所以他放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