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石头掩枯井(1 / 2)

大唐遗案 北冰鱼 2441 字 2017-02-01

未况仔细回想了一下卷宗的记载,“那银扳指,被河水腐蚀的葛大军,消失的丁家少爷,以及那丫鬟的供词,东村村正的担保,这一切都说明,丁家少爷确实有勾引葛大军婆娘的事实,也有杀人的动机,更有畏罪潜逃的嫌疑!”

嚯!

北宫羽斜了眼未况,他说的到也是有理有据。

北宫羽不可置否的说道,“走吧!咱们去个地方!”

金四:“去何处?”

北宫羽:“东村!”

未况:“先生去东村所谓何事?”

北宫羽神秘一笑,“碰碰运气吧!”

碰……碰碰运气?

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小郎君怎么想的,默默的跟在身后,胡乱的忖度着。

一路行来,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延街的叫卖声不绝入耳,北宫羽走走停停,慢慢得观察着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德州之地不愧有九衢之称,背靠泰山雄势天下,上枕黄河水路通达,漕运繁忙,土地肥沃,百姓的生活也是丰衣足食,到也有一番安居乐业的模样!”

“小郎君说的自然极是,不过就不知此地民风如何?这河北道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不知这德州的民风是否尚武难训!”

“四兄~~你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这德州的民风如何?目前看上去也算纯朴,而且我在大理寺那边有了解过,此地刑狱不兴,算是个首善之地了。”

未况插言道:“德州之名历史由来已久,某记得三国时期,这里就是道德大儒的发祥地,而且孔圣人就曾在鲁国定居。”

孔老二吗?

不错!儒家的思想对此地影响甚深,而且上百年来也一直是朝廷教化天下的主流思想,由此可见其鼎盛。

……

“先生,这里就是东村了!”

出了德州城不远处,北宫羽三人来到了一处村落,广袤得平原上,没有任何的遮挡物,一眼望去,破旧的茅草屋零零散散的错落有致,有些人家墙上的泥土还是刚刚翻新的样子。

宁静而祥合!

北宫羽站在村头,细细的感受着这份舒心的气氛。

远离城池的纷纷扰扰,突然置身在农家田舍中,北宫羽惬意的呼吸着,仿佛此处的空气都要比别处的新鲜许多。

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鬼心思,这里没有道德楚楚的礼节,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北宫羽都萌生出在此地定居的念头了。

若是以后能够回到江南,卸去这一身的官服,定要寻个小溪流淌的农家来定居,整日里焚香读书,不求生活富足,只愿衣食无忧,怡然自得,此生也就知足了。

“先生?这里就是东村!”未况见他没有反应,又轻轻的唤了一声,“咱们要去寻那村正吗?”

“啊~~”北宫羽迷茫得打量着未况,暗自拍打脑门,瞬间反应了过来,“不必了!咱们自己去那枯井。”

“可是,某方才并没有询问枯井的位置,这如何寻找?”未况疑惑的问道。

“嗯~~”

北宫羽沉吟片刻,目光远眺,打量着整个东村的布局,展颜一笑,指着村东南方向道,“在那里!走吧!”

北宫羽话音未落,当先踏前一步,抽身而去。

两人不明就里的也跟了上去。

东村并不大,三人绕过村庄,越过耕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驻足而立,一条河流静静的躺在那边,这边却是一处高地,啥好把河流和耕地分割开来,北宫羽暗自想到,那葛大军的尸体应该就是在这河中发现的吧!

“先生,那枯井……”

北宫羽神情淡然道:“不忙!枯井必然就在这段位置。”

未况:“却是为何?”

“呵呵……”北宫羽指点着枯黄的草地,“你看此地,草地刚刚露出地面,就枯黄了,却不是秋风肃杀所致,而是被耕牛啃去颈部,留下的草根而已。

记得卷宗上曾说过,一个月前,有两娃娃放牛时发现了枯井中有尸体,你想……北方的天气本就寒冷,什么地方尚有青草?那自然就是河边最有可能!”

“不错,不错!”未况恍然大悟的连连佩服道。

“而且,那枯井的大概位置,卷宗上也有记载,两小儿放牛于村东南百步外,戏耍枯井旁,突现尸体于枯井中,惊之,唤毛同往……

东村本就不大,而且发现葛大军尸体的正是耕地的村民,那自然就在河边,所以,要找到那枯井位置并非难事!”北宫羽说起卷宗上的记载,有理有据的把推断得前因后果说的明白,未况一旁听的频频点头。

“小郎君!这边来看~~”

远处,金四的声音传来,原来他早就自己寻找去了。

“看!这里有座枯井,上面被大石盖住了!某细细查看过了,下面没有长青苔,还有移动时留下的痕迹,看这遗留的程度应该是新盖的!”金四一边指着身旁的枯井,一边对两人介绍着。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