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露(1 / 2)

大唐遗案 北冰鱼 2692 字 2017-01-10

寒露将至,秋日的肃杀迎面而来。

落日般的黄叶风中飘摇,夹杂着几分不甘的情愁辗转飘零。

“这些树叶本不该陨落的~”淡淡的思绪听出几分哀愁的味道,年轻人伸手摘下飘落在身上的黄色树叶,清澈的目光犹如河面的水波,一层层飘散开来。

“秋高气爽,真是舒服极了,多日不曾活动筋骨,都生锈了呢!”旁边之人没有听出他异样的味道,豪迈的扬声,展望着远处的天际。rLlo

那年轻人身穿淡儒服饰,大约三十出头的样貌,眉头处几道抬头纹,略显老成的样貌增添几分威严。

听到身旁的友人依旧豪迈的气势,不由想到了若干年前河北相识的日子!

那时,大唐还是上皇在位,突厥时常肆虐中原的黑暗时间,自己与他浴血奋战,共守城池,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保护一县子民的安康。

如今,时光飞逝,往日的种种已然不复存在了,大唐在李二的带领下,正在走向新的盛世。

不过,自己甘愿做一只黑夜的苍鹰,守护这即将到来的黎明,因为他知道,光明中总会有黑暗的伴生。

慎重的笑脸,望着熟悉的铁塔身影,“一别经年,没想到今日却在此处重逢,这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金兄。”

“哈哈~某可是听说了,方兄在河北大灾之年,调度有方,抚慰黎民,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全县上下其乐融融,竞至使县中无一流民饥饿而亡,你可知圣上听闻此事后,是如何说的吗?”

那年轻人轻咦一声,转头望着金四那张粗狂的脸,“呵呵!圣上对方兄那可是大加赞赏啊,能!”金四嘿嘿一笑,竖起大拇指,很为自己的朋友高兴。

“圣上虽然只说了这一个字,能!可方兄应该知道,这个字的分量有千金之重!”

那年轻人点点头,脸上没有半点的波澜,不曾为进入皇帝的法眼而欣喜若狂,很是平淡的说道,“圣上过誉了,为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方某也只是凭着一腔的热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无辜百姓饿死街头吧!”

金四眼明心喜,果然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方正,方子廉,一心为民,正气凛然!

“方兄说的好,若是人人都如方兄这般,时刻把百姓放在心间,那我大唐盛世何愁不来!”金四望着川流不息的行人,昂首挺立的赞扬道。

“唉~”方正挥挥手,“金兄且莫在夸下去了,如此这般,为兄可就不知如何自处了。到是金兄你,某这一路行来,旦有所闻,多是关于你的传说,市井中都在说你智勇双全,屡破奇案,犹如天神下凡,这可是把你当神仙看呢!”

方正话音一转,面露微笑的对着金四调侃了起来。

“嘿嘿……那都是二郎之功,金某只是凑巧做了点事情而已!”

“北宫二郎?”方正狐疑的叫道,“北宫二郎,神断阴阳的大名,那可真是如雷贯耳!方某若是没记错的话,北宫将军的小公子今年尚未及冠吧?”

金四点点头,知道你口中的北宫将军,就是现如今的江都县尊北宫铭。

“不错!小郎君距及冠之年还有三年!”

“那不就是个少年郎吗?难道他真如传言那般能够断奇案,审阴司?”方正不相信,反问金四。

金四点头,“当然!小郎君聪慧过人,明察秋毫且善于推理,在他的眼中,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将无所遁形。”

金四没有开玩笑,胡须抖动,说的很平静,仿佛破案就像喝水一样的寻常。

方子廉目光微蹙,暗自点头,对于金四他还是了解的,那段浴血奋战的时光,他就知道这是个真的热血汉子。

真正的热血汉子,是不屑于吹捧自己的。

方子廉不动声色的打了个哈哈,“哎呀!不管怎么样,金兄重入官场,成为天子禁军,千牛卫郎将,也是可喜可贺之事啊!”

金四毫不在意的挥手道:“咳!却是比不得方兄,方兄此次入京叙功,荣升蓝田县县尊之职,正是龙游大海,鹰翔长空,大展抱负之时!至于金某吗……”

金四叹口气,“却只是因缘际会罢了!其中各种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只能说金某无意为官,却也不得不尊圣命。”

方子廉了然于胸,“愚兄明白,近日来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的就是宫中闹鬼案与那玄武门的阴兵借道案,听说是袁真人和金兄等人做法驱邪,这才消弥了一场灾难。”

金四含笑不语,望着远处的宫门。

皇帝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特下封口令,在北宫羽等人找出真相之后,所有的事情就全部被大理寺接管。

因事关隐太子之隐秘,对于宣称是阴兵借道,凑巧降临了人间,而最终被袁天罡老神仙做法祛除。

袁天罡也是现身说法,最终隐太子还魂的谣言不攻自破。

不过!这些金四都知道,却是不能说罢了。

其中立下功劳的北宫羽和常州等人,只得隐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