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学四达(1 / 2)

大唐遗案 北冰鱼 2650 字 2016-12-24

“回李师,此人是御史台新进监察御史北宫二郎。”王威看李纲会错了意,赶忙解释道。

“回李师,小子家中排行老二,今日轮休在家,因事情紧急,所以未着官服而来,还望李师恕罪!”

李纲抬起枯松的手,略微摆动下,“无妨,做官在心非在身,官服虽重不如心,若是心中有国,又何须这一身官服在身。”

王威诧异的望向李纲,还以为会批评北宫羽呢,没想到却赞同他的做法,他明明记得,之前有人未穿官服匆忙行色,被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还说什么,尔等位列人臣,一身绯袍在身,惶惶然位于士大夫之间,遇事却鸡飞狗跳,全然没有半点国朝稳重之气象,真是枉为人臣。

事后上皇对此事是大加赞赏,特进李纲为礼部尚书。

没想到今日却对北宫羽另眼相看了。

“嗯……北宫二郎?呜,老夫到是听说过你,世人都道你善于断案,那就进去看看吧,也好早日找到凶手,解我国子监之忧!”

“是,谨遵李师教诲!”

两人齐声恭送李纲离开,他也知道他的身份若是在此,多半会让众人束手束脚。

“彦之和文彬你二人留下吧,协助他们调查案情,其余人都回去上课,要安抚好生员的情绪,这几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外出,某也住在这里!”

李纲望着众人挤满了精舍小院,查案的大理寺衙差小心翼翼的走动,不由皱着眉头说道。

“是,谨遵李师教诲!”

“喏,谨遵祭酒谕令!”

众人刚忙躬身行礼,送李纲远去。

霎时间方才还影影绰绰的人头,全部消失不见了。

“不知这位长者怎么称呼?”北宫羽望向清瘦冷清模样,大约四五十岁的老者。

“这是太学博士辛彦之,《新礼》著作之人,是国子监的礼书教喻!”旁边一中年男子蓄着浓密的胡须,上前说道。

“你是?”

“老夫曹文彬。”

北宫羽望着二人,下意识的做了个比较,这太学博士面无表情,目光如炬,衣着古朴的儒家礼服,一看就是死板,不好打交道之人。

到是旁边这位曹文彬的中年男人,虽然同样的清瘦,可满脸得柔和,平易近人的姿态让人顿生好感。

“辛博士,是你先发现死者的?”

辛彦之面不改色,只是眼角处那丝不易察觉的痛苦神色,让他知道,这是个真人!

“不是!老夫今日讲授新礼,察觉王鑫未到,特让崔佳前去寻找,这才发现王鑫身死之事。”

北宫羽淡淡点头,转身道:“这位曹夫子所任何职?”

曹文彬淡然一笑,“老夫算学助教,兼管学子精舍之事!”

“原来是曹助教,那么请问发现王鑫尸首的崔佳哪位?”北宫羽暗自点头,让一个算学助教管理琐事,到也贴切。

北宫羽这边又询问了辛彦之几个问题,那边只见一少年满脸戚凄然的走了过来。

“学生太学崔佳,见过两位御史。”

此人看起来年岁不小,奈达者为先,虽说北宫羽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可是他却先入朝廷为官,其他人就是晚辈。

嗯,崔佳?”北宫羽琢磨了他的名字,出言问道:“你是几时发现尸体的?”

崔佳悲戚道:“学生是丑时发现的,因王鑫未到学馆,特去寻他!”

北宫羽:“你和王鑫很熟吗?”

崔佳忍着悲痛说道:“同为太学生员,算是知交好友,闲暇时经常一起论道参学。”

旁边辛彦之蓦然颔首,点头望着崔佳,嘴角露出一丝的松动,“崔佳,李大成,未央等人,算是这一届出类拔萃之人了。”

曹助教也认可道:“不错,某虽不在太学任教,但太学四达的名头,也是有所耳闻啊!”

“嗯!不知最近王鑫有无异常举动?或者说有没有和人发生矛盾冲突?”

北宫羽能够看的出来,辛彦之对此人的态度,一看就是学之达者。

“嗯~”辛彦之脸色一黑,面色不悦的看着北宫羽:“北宫御史这话是何道理?难道怀疑我太学院学子不成?”

王威发现气氛有点紧张,赶忙站出来打圆场,“辛博士误会了!太学院礼教传承,乃是天下学子的楷模,怎么会和案件有牵连呢!北宫二郎也只是循例问问而已,呵呵……”

“哼!那你就循例问案吧!老夫前面有事,少陪了!”

辛彦之一言不合,冷脸而去,留下尴尬的曹文斌。

“那个?”曹助教略有迟疑,“两位御史勿怪,辛博士秉性如此,倒不是特意针对两位的……”

“无妨,”北宫羽摆摆手,沉吟道:“我等二人也是奉旨前来,只为了早日查明真相,接下来就有劳曹助教了。”

“好说,好说,请~”

北宫羽会同王威,走向王鑫生前所住的精舍,青竹搭设的台阶,有着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