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御史台(1 / 2)

大唐遗案 北冰鱼 2751 字 2016-12-23

北宫羽加快脚步,上前挡住来人去路,拱手施礼道:“这位上官,打扰了。”

王威正在揣测手中的奏章,一时没有注意眼前突然多出一个人来,吓得倒退了两步。

定眼一眼,却是一个少年郎的模样,只是这一身的官服却是和自己一样。

此人是什么衙门的,怎么会如此年轻?

难道是那些国公府的后代不成?

不论年龄如何,既然官职相当就是同僚,王威赶忙还礼道:“不敢,不敢,在下王威,和你一样,都是八品官职,当不得上官称呼,不知你?”

北宫羽内心暗道,这是个实诚之人,没有前辈的架子。

“失礼了,在下北宫羽,是来御史台入职的,请问御史大夫的房间在何处啊?”

王威奇怪的望着他说道:“你是北宫羽?江南的北宫二郎??”

“嗯?若是没有重名重姓之人,那想来在下就是上官口中之人了。”

王威惊呼道:“哎呀!北宫二郎,神断阴阳呢!”

北宫羽:“……”

王威围绕着他打量个通透,嘴中念念有词,满脸的稀奇之色,就像看到传说的怪物一样。

“哦,勿怪勿怪!北宫兄是要寻魏公吗?”半天方才反应过来的王威,憨厚一笑。

北宫羽道:“是的。”

“那你来的不巧,魏公这个时辰应该在上早朝。”王威停顿了片刻,想起了什么似的又说道,“不过,你可以去找御史中丞,魏公不在时,都是中丞坐镇御史台的。”

“那不知中丞现在何处,还望王御史指路!”北宫羽说这话,又是一个鞠躬,有道是礼多人不怪。

“不需多礼,我也正好前去,就与你带路吧!”

“如此甚好,就烦劳王御史了。”

北宫羽很高兴,看来自己运气不错,出门就遇到贵人了。

一路之上,二人简单的说了两句,北宫羽从王威口中得知,现任御史中丞是个老御史了,因姓杨且性格古板,而被唤作杨疙瘩!

疙瘩?又硬又不通!

很快,就来到了一排房子前,王威当先走了进去,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才走出来。

“北宫兄,杨中丞唤你进去呢!”

北宫羽收敛神色,道了声谢,抬腿走了进去,只见一干瘦老者坐在首案之上,满脸的严肃,让人看不出喜怒,他不敢怠慢,急忙行礼。

“下官监察御史北宫羽拜见中丞!”

北宫羽弯着腰,半天听不到他说话,还以为他没听到呢,方想开口,几个淡淡的字飘了过来,不带丝毫感情。

“起来吧~”

北宫羽越发恭敬道:“谢中丞!”

杨疙瘩上下打量了他好几遍,未了嘟囔了句,“太年轻啊!”

北宫羽嘴角一抽,又迅速收敛了,看来这杨中丞是对自己有意见了,只是自己应该没有得罪他啊,

“既然是大夫钦点的御史,应该有点本领的,不要让魏公脸上难看?知道吗!”

“下官谨记教诲!”

“嗯,”许是看北宫羽态度端庄,杨中丞也放慢了语气,多交待了两句。

“你要知道,咱们御史台总共就三十名御史,人少,职责却重,官场风气的好坏都在我们手中,监察百官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若是做不了,就不要浪费一个名额!”

杨中丞说的直接,北宫羽淡淡的望了他一眼,恭敬回应道:“食君之禄,为君担忧!”

“好!少年心性!你即为监察御史,就是察院中人,你先去吧!”

淡淡的两句话,就被他打发走了,北宫羽郁闷的望着远处,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呢!

不过,他算是明白了众人对他杨疙瘩的称呼,本就是枯瘦得模样,又不苟言笑。

或许是自己年轻的缘故吧!

难道怕自己浪费御史名额,而不作为吗?

唉!北宫羽暗自叹气,谁稀罕来这里啊!还不如回家睡觉呢!

唐朝的御史台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各院分工明确。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他们的职责是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讼,号称“小三司”。

平日里这些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所以说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其次就是殿院,院中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这九人的职责是固定的,随侍大内左右,不可轻动。

最后就是察院,也就是小郎君要去的地方,有监察御史十五人,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

“对了,方才那王威不是说自己是察院的监察御史吗?看来自己应该去找他询问一下了。”

小郎君眼前一亮,脚步也不由得轻快了起来,再三打听之下,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