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间的底线(2 / 3)

婚姻潜规则 中跃中 4184 字 2013-08-28

全是一家片面、可笑之言——越美丽、越可爱的女人,伤害起男人来,威力远远胜过普通女人的十倍。

还是那个结论:很多人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挨打。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我和黄杏之间,可能已经完了。湖中岛之行竟然成了我们的一场告别演出。

……

几天之后,我接到小欣的一个电话。她要我忙到她的病房里去一趟。我推托了几句,但没有推掉。小欣说,有重要的事情问我,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想请我看一下。听说此话,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小欣说的证据,正是那张被我撕碎的借条。现在,它又被人用透明胶带拼凑到了一起——顽强地、呲牙裂嘴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问小欣,这是从哪儿来的?

小欣说,是一个人匿名寄给她的。她还拿出一个信封给我看,上面写着某医院某病区某床小欣收,落款只有两个字:内详。

好像是女的笔迹。小欣说。

我也努力帮着猜,说,好像是文光的笔迹。文光是小野的一个文友,男性,但有点女里女气的,一说话脸就红,十句没有一句是真的。都说是天生当骗子的料儿。小欣对他也没有好印象,背后总是称他是铁公鸡,牛皮筒。

我由此出发,对借条作进一步的努力破解说:当初我和小野各拿十万元投资做书,我是主管,我说给小野打个收条吧。写完后才发现,抬头错写成了借条。几个人还笑话了一通。当时文光也在场,他拿过去看了看,就撕了。所以说,这是一张作废的借条,不知怎么的,又拼起来了。你想想,要是有用的话,谁还会撕它呢?

小欣点点头,说,我也找人问过律师了,说这样的借条是什么缺陷性证据,必须有其他有效证据支持,才有作用。

我心里不禁格登一声,连忙岔开话题说:我和北京的马乌联系了一下,准备将小野主编的那本书发几百本过来,我们作家协会再搞个义卖活动,这样又有名又有利,弄个万把元钱没有问题……

小欣的眼睛里立刻放出光来:这样太好了,钱是次要的,能为小野争个名,比什么都好!钟教授,你的大恩大德,叫我们母子……

我连忙挥手打断她:哎,瞧你说的,说哪儿去了,我应该的,大家都是朋友嘛!……

5文人的底线

市作协有个内部通讯,叫《江城作家之窗》,由我主编,一年一期,用来总结江城作协一年来的工作成绩。

现在是2009年1月,正好到了出刊期,我用了其中的6个页码,搞了个“纪念谢野专辑”。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小野狠狠鼓吹了一通。并号召文友们义买谢野生前主编的图书,以资永久的纪念,并帮助他的家人。我派人将40本《江城作家之窗》送到小欣病房,随后小欣在电话里足足感谢了我40分钟。

我觉得“警报”似已解除,放下电话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小欣又打电话来感谢我,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这十万元钱我无论如何不能收。这段话弄得我一头雾水。我在电话里听她讲了大约十分钟后,才模糊听出个事情的大概——

原来黄杏在《江城晚报》上发了个报道,说各地文友慷慨解襄献爱心,谢野生前主编的图书《文人的底线》热卖近八千册,其中钟山教授个人出资十万元,包揽了五千册,现所有善款已送到谢野的幼子谢华手中,其瘫痪在床的母亲也感动得泣不成声……

放下电话,我立刻拨通了黄杏的手机,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想到黄杏用一副淡淡的公事公办的口吻回答说:

钟教授你好,你认购的五千册图书,我们已经委托北京的出版商直接捐给了四川地震灾区,谢谢你的合作。再见。

我再拨她的手机,她就不接了。

其实不用她说,我也能猜出来,她都干了些什么。我估计,送给小欣的“所有善款(约十万)”均出自黄杏自己的小金库。

不得不承认,她补偿小欣的这种方式确实很有创意。这样一来,我和黄杏便成了小欣最大的恩人。而小欣是绝不会恩将仇报的。这点我有充分的把握。过去也好,现在也罢,毕竟大家都是朋友嘛。

是的,2年前,小野拉我合伙投资,做了四本书,由北京的文友马乌负责印刷发行,可是直到现在,我连一张书皮都没见着。我只听马乌说,各印了一万册,最后只卖掉了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成了废纸。我再三要求马乌给我们主编各寄100本样书,每次马乌都是满口答应,然后就说“书已寄出,注意查收。”我几次说要亲自去一趟北京,马乌总是喜不胜喜,表示热烈欢迎,然后又总是发生特殊情况将我的行期一推再推……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我对马乌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我意识到当初小野的放弃、退出是有道理的。正如黄杏所言,精神病人的直觉是很厉害的。此刻,我很想找马乌核实一下,我“义买”的五千本书是不是真的捐给了灾区?可惜的是,马乌的手机号早在半年前对我就成了空号。照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