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人(1 / 3)

婚姻潜规则 中跃中 4934 字 2013-08-28

江小波下楼去送小雅,很久没回来。

儿子23岁了。长得倒是一表人材。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平平,高考两度失利,最后上了一所民办专科。江波对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抱无所谓的态度。圈子里的人都这个样子,没时间、没心思管,也不想管。有钱人都不想自寻烦恼。况且大部分烦恼都可以用钱去摆平。孩子们呢?似乎比大人更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才不想让自己活得像一台计算器呢。

江波对儿子成绩的无所谓,却是另有原因的。他是对眼前的这种应试教育不满。学生都成了考试机器,成了背书虫,最后成了一道道难解的偏题,怪题。应试教育就像一张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来适应它,身材短的要拉拉长,身材长的则要被截掉一段。江波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变成残废。其实大多数家长们也不想的,但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只好陪着孩子一起去受刑,或者干脆就成了那张床的帮凶。

眼看儿子一天天长大了,现在都23岁了,个头都超过老子了,看来,传授他必要的人生经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江波想。现在社会上的那些美女,傍不上老奸巨滑的大款,就把目标转向大款的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了。江波想。

这天,江波想得很多很多,把头都想疼了。

#

国庆假后不久,江波的律师向江波报告:江小波新近在学校外面租了间民房,和一个叫小雅的姑娘同居在一起。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就将江波打晕了。江波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或者说,提前发生了,比江波预计的时间提前了。

这是一个天下父母共同的错觉。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好像永远不会长大。哪怕他们的身高体重都超过了父母,他们还是孩子。在江波的潜意识里,江小波还小呢,难道不是吗,他现在还是个学生呢,对他的那种成人教育,无论是生理,心理,爱情,婚姻,还是具体的男女关系,社会经验,好像都早着呢,等他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再加班加点也不迟。所有这些内容,江波其实都准备好了,包括分哪些步骤,用什么方式方法,选什么合适的时机,江波都考虑得比较周全了。哪想到,儿子却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儿子提前给他来了一个911,或者就是一场沙漠风暴,一场伊拉克战争,甚至没有宣战,地面部队就偷袭进来,并长驱直入了。

江波非常痛悔。且悔之晚也!孩子,你才23岁,还上着学,着什么急呢?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开始呢,还在做准备活动呢,还没上战场呢,就走火了,就自伤了,就毁掉了……

江波真是追悔莫及。

这一点,江小波当然意识不到。就像当年,江波自己也意识不到。在本能的驱使之下,一颗年轻幼稚的心沉浸在莫名其妙的兴奋与激动之中,以为那就是幸福,人生的幸福就是那样的。好比有毒的植物都长着特别鲜艳的花朵。为什么人生的苦酒非要自己亲口尝了才能知道?正如钱老先生说了——婚姻是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大家也都异口同声地认可了,为什么,每天,每时,每刻,还有那么多的人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往里面涌啊,涌啊……

是啊,仔细想想,人生是什么?剥去种种虚假的外衣,人生其实就是过程,就是经历,就是耳闻目睹,就是身体力行,就是春夏秋冬,分分秒秒,酸甜苦辣,乍暖还寒……除这些是自己的,生可带来,死可带走,其他的都不是。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就是人生过程中的感觉,经历中的喜悦和满足。幸福其实和金钱美女权力之类的身外之物无关。有过金钱美女的江波现在终于悟到了这一点。而江小波之辈的什么时候才能悟到这一点呢?一定要等到亲身经历之后吗?……

#

江波挽救江小波的第一件事,是委托他的律师去调查这个自称小雅的姑娘的身世。有了证据,再说服江小波才有力啊。

可律师的第一轮调查报告令江波很是失望:这个小雅姑娘确实是高雅的女儿,而她的母亲高雅确实在不久前去世了。二十多年前,高雅远走高飞嫁给了一个边防军官,后来随军官转业到男方老家山东莱阳县城定居至今。不过早在1988年,高雅就和丈夫离婚了,此后高雅一直带着小雅生活,没有再嫁。

看了律师的第一份报告,按理江波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小雅的身份证实了,她确实是良家闺女,不是骗子,不是假冒伪劣,更重要的,她确实是他的初恋情人高雅的女儿。

难道上一辈没有结成的姻缘,真的要下一代来补偿么?……江波陷入了百感交集之中。

报告中有一处地方令江波特别伤感,即高雅也是于1988年离了婚,这似乎太巧合了,就像是两个人就预约好了的一场阴谋。这么多年,高雅拖着病歪歪的身体,带着小雅,不知是怎么样生活过来的。一定是非常艰难吧。

不过,江波想,再艰难,现在也不能拿江小波一生的幸福去做赌注、做补偿啊。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