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1 / 3)

婚姻潜规则 中跃中 4938 字 2013-08-28

张扬悄悄打开卫生间的门,溜了出来。他掩在墙后,探头看见小野光着下身站在床边、两手撑开、身体一耸一耸的像在奋力推车。张扬呆呆地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

1事出有因

小野和张扬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一晃,现在都是30多岁的人了。

以前,张扬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小野好:论长相,张扬一米八几的个头,长得浓眉大眼,堂堂正正,至于小野的长相,在此不便多描述,就说一句吧:特征基本与张扬相反;论家庭出身,张扬算得上是一个干部子弟,小野则是标准的贫下中农出身,家也住在农村;上学的时候,张扬的学习成绩一直比小野好,手臂上的红杠杠经常达到三条(小野呢,从来就没有过);因为成绩好,高中毕业考工作,张扬考进了人人羡慕的机床厂,成了一名“学好车钳饱,走遍天下吃得饱”的技术工人,小野则名落孙山,在家荒荡了近一年,后因村子附近的一个电厂征用土地,才得以进这个电厂做了一名机修工。

以上都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情了。

谁也没想到,时隔十年之后,两个人的处境会来个大交叉,大换位。

简单一点说,张扬的单位,即当初那家人人羡慕的机床厂渐渐倒闭了(先是卖地皮,再卖厂房设备,最后“卖”人)。张扬失业回家后,拿八千元的“卖身钱”去学了驾驶,然后给一个私人车主打工,开出租。那个车主白天自己开,晚上七点到翌日凌晨七点张扬接过方向盘接着开。张扬汽油费自理,每天还必须交给车主100元钱。开始几年生意还好,后来这个江南小城出租车泛滥成灾,张扬常常通宵转下来,还挣不到100元钱。

而这期间,小野所在的那个本来没人瞧得起的电厂,由于是垄断产业,名声一日日地坚挺起来。什么名声呢,当然是孔方兄的名声了。这年头,哪个单位经济效益好,哪个单位的名声就响,其职工也就跟着沾光,比如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这个农村户口、其貌不扬的小野,就后来居上,找了一个年轻漂亮、号称“国家干部”编制的老婆,我们就叫她小欣吧。

张扬结婚要比小野早几年,那正是机床厂的“一卖(卖地皮)”时期。俗话说,大船烂了还有三担钉,曾经红火一时的机床厂,就像一个害了绝症的壮汉,不是一下子就能倒下去的。然而毕竟是害了绝症的,别人也许还不太清楚,但壮汉本人是清楚的。张扬就在壮汉勉强撑着、没有倒地之前,闪电式地结了婚,如果再拖一拖,成了失业大军的一员,成了社会闲杂人员,还有哪个女人敢跟你?张扬的老婆在一家宾馆当服务员,叫柳梅。当时张扬的小兄弟们背后给柳梅作民意测验,平均下来,是76分。

在此之前,张扬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机会,认识张扬的朋友都这样说。他们说的机会,是指娶一个更好的姑娘做老婆。但当时张扬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周围围着他、甚至主动追求他的好姑娘实在是太多了,其中不乏90分以上者,张扬根本应付不过来。张扬清楚地知道,好姑娘再多,分打得再高,能娶来当老婆的机会一次最多也就一个,但玩她们的机会却远远不止一个,所以说,张扬一点也不笨,他宁愿浪费极少的机会,而换来更多的机会。

那是张扬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张扬姑娘多得用不完,消化不了。为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张扬常常会将一些下脚料下放给他的哥们儿,以减轻自己日益沉重的负担。但在当时,在小野之流们看来,张扬的这些下脚料全是天鹅级的,可望而不可及。通常情况下,她们看也不会看他们这些癞哈蟆一眼,就扑楞扑楞洁白的翅膀,轻慢、优雅地飞走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一次张扬向小野转移过来一个年轻的少妇,风流女护士,才二十五六岁(作为少妇来说,相当年轻了),其丈夫在很远的外地打工,她有的方面比姑娘还自由,还方便,还实惠。当时张扬身边的姑娘、处女多得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心思和时间对付一个少妇?但对小野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似乎没有比这样一个年轻的少妇更适合的了。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如胶似漆地好上了。这一好就是五六年。少妇果断决定离婚,欲与小野重组家庭。

对此,小野开始也是一百个愿意的。你想啊,少妇是他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人,是他的启蒙老师、优秀教练,是他的初恋、情人、母亲、女儿,是他青春的全部秘密,是他生命的另一半……总之,一句话,是她给了他别人不能给予的一切。

但要命的是,小野的父母是一百个不愿意。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为此,小野和父母玩起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戏。但这持久战打了没几年,小野首先坚持不住了,想想看,他――小野,对外需要对付社会舆论,对内需要对付家庭压力,前面需要对付少妇及其孩子的精神和物质问题,后面需要对付父母为他介绍的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对象的诱惑……小野他容易吗?小野的神经就像一根跑调的琴弦,绷得越来越紧,越来越紧,终于有一天,只听“咔”地一声……

正如你预料的一样: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