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被钓的鱼(1 / 4)

婚姻潜规则 中跃中 7364 字 2013-08-28

1鱼已上钩

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特别长,加在一起超过了10天。老家的大哥打电话来,邀请我们下乡去玩两天。听我答应得有些含糊,他便加重语气劝说道:你再不来,老家的房子可能就看不到了。

——啊?这么快啊?我惊讶地说。

老家的整个村子被政府征用的消息,我清明节回老家时就听说了,谁知进行得这么快?!想到大哥家的那幢豪华别墅只能换来两套跟我们一样的“鸽子笼”,从此像“城里人”一样蜗居其内,就为他心痛、惋惜不已。最惋惜的要数他家门口的那个大鱼塘了,简直成了我们这些“城上人”最稀奇的玩具,每次去,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这座“天然氧吧”上。塘里的鱼特别呆(不知大哥是怎么训练的?),见钩就咬,连呆子都能把它们钓上来。如今这世道,还有比这更好玩的去处么?

来来来,我们肯定来,我答应大哥说,就算你不打电话,我们也是想下来玩的。

我在电话里还故作轻松跟他开玩笑:拆迁,好事啊,我们老家终于“被致富”了,终于“被城镇”了,村上的农民终于翻身得解放了!……

还好事呢?!好什么好?我都愁死了!大哥听不懂我的幽默,唉声叹气地说,现在我最伤心的还不是房子。

哦?

华冰明天就家来了,说是要领结婚证。

哦?

我们怎么劝,他都不听。我想你来了,再好好劝劝他。从小他就听你的。

……

大哥是个有名的“闷葫芦”,用乡下话说就是:“三杠子夯不出个屁”。今天在电话里能跟我说这么多话,真是难得。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儿子,一提到华冰,就戳到了他的痛处。平时我们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

2咬住不放

现在就来说说华冰。

华冰是大哥的独生儿子。这孩子读书不怎么样,“读人”方面倒是开窍很早。早在上初中时,他就开始和女同学们谈恋爱,高考考得一塌糊涂,大哥只好花钱把他弄到新西兰去“留学”——以为这样儿子就能学好了,至少就能和那个又穷又丑(大哥语)的女同学断了关系。不料那个乡下小姑娘的手段甚是了得,一哭二闹三上吊(大哥语),硬是甩她不掉。后来她学也不上了,大专文凭也不要了,一直追到了新西兰(也不知道她的签证是怎么办下来的),死活盯着华冰不放。接下来的四年,大哥愣是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他只能偶尔在电话里听见儿子要钱的声音。然而大哥并不死心,他继续花钱让华冰在国外读研究生——他寄希望于华冰能多长点见识,更希望新西兰那边能杀出一个“门当户对”的美女程咬金,把华冰的魂勾了去,救这小子出苦海。然而不幸的是,这样的奇迹始终没有发生。

现在的小姑娘都懂得这样一个“真理”:大学生泛滥成灾,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于是乎,一旦发现目标就及时下口,像甲鱼一样紧紧咬住不放。这一咬就是8年。在“甲鱼妹”的协迫下(大哥语),华冰终于决定要回来领结婚证了。

唉,完了,我们家完了,一切都完了……电话里传来大哥一声声黯然的叹息。

我想再来一句幽默什么的,稀释一下大哥的绝望,却不知说什么好。

我又想起老家的那句俗话:“一代丑媳妇,三代丑子孙。”琢磨这里头丑的涵义应该是很广的,已不仅仅是指容貌了吧。

唉,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3终身绑架

下面再说说我的大哥。

想当年,大哥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那年头没有考大学一说),用大哥的话说:我们这一代是最不幸的一代——童年碰上“大跃进”,发育碰上“三年自然灾害”,上学碰上“文化大革命”,想参军碰上“唯成份论”(爷爷是富裕中农),考大学的时候又要考“数理化”,想结婚生孩子时碰上了“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

好在大哥他深谙农村青年“奋斗”的窍门。他先当乡镇干部,再下海经商,如今也是当地响当当的千万富翁了。

记得他成为百万富翁的那天起,整天最担心的事就是儿子的安全。那时华冰还在上小学,为了儿子的安全,他给他在省城找了一家“最安全”的全封闭贵族学校,说什么,也不指望他成绩有多好,只要儿子平平安安的,别出事、别学坏就行。

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还是“出事”了,用大哥的话说,华冰是给一个“又穷又丑”的乡下丫头给“绑架”了——且是终身绑架,相当于无期徒刑。这是大哥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华冰是我的亲侄儿,受大哥之托,平时我也没有少劝华冰。可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个都是叛逆的蛮牛,如何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何况那个“小甲鱼”已经使出浑身解数,牢牢地牵住了他华冰的“牛鼻子”。

……

我也晓得这事没指望了,大哥在电话里叹气道,怎么办呢?死马当成活马医吧